百种芟除癖尚留,闭门索句出门游。
研摩未及唐馀史,踪迹粗穷禹九州。
胸次渐能忘宠辱,舌锋从不快恩雠。
白云溪畔三间屋,略有头衔好乞休。
偶成 其二
【注释】百种:多种;芟除:割去、除去,指除去烦忧;索句:寻求诗句;闭门:关着门,这里指隐居;游:游历。研摩:磨砺;唐余史:唐朝的《旧唐书》和《新唐书》等历史著作;禹九州:大禹治水,使九州大地得以开发。胸次:心胸;宠辱:荣辱;舌锋:锐利的口舌。乞休:请求退休。
【赏析】
诗人因厌恶官场的污秽而隐居,他喜欢在白云溪畔筑屋而居,过着清高隐逸的生活,但有时也难免感到寂寞无聊。这首七绝就是写这种心情的。
首联“百种芟除癖尚留,闭门索句出门游”。意思是说,虽然自己厌恶官场的污秽,但百业中总有一些事是做不完的,因而仍要勉强去做一些事,如修整房屋、打扫庭院等等。这两句诗表面看来好像有些矛盾,其实不然。诗人之所以要勉强去做这些事,就是为了不致于被那些恶势力所害。“闭门索句”即闭门谢客,谢绝宾客来拜访自己,以免招灾惹祸,这是为了保持自己的清白。而出门游则是为了寻访名山胜地,以便游览山水名胜古迹,陶冶性情。
颔联“研摩未及唐馀史,踪迹粗穷禹九州”。意思是说,尽管自己闭门不出,但仍然不忘学习,常常研摩史书典籍,以充实自己的学问。至于足迹遍及大江大河,考察九州大地的地理情况。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勤学苦练、好学不倦的精神风貌。
颈联“胸次渐能忘宠辱,舌锋从不快恩雠”。意思是说,经过长期的钻研学习,诗人的心胸逐渐开阔了,对于名利得失不再计较,因此能够忘却荣辱之患;至于对待别人的恩怨仇怨,则更是从不计较。这两句诗表现出诗人淡泊名利、豁达大度、宽宏大量的胸怀。
尾联“白云溪畔三间屋,略有头衔好乞休”。意思是说,自己在白云溪畔建了一座三间房子,现在有了一点名气,便想请求退休归隐。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对仕途厌倦、欲求退隐的心情。
这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名利地位看得很轻,对世俗纷争不屑一顾,追求清静恬淡生活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