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乙虹梁暑雨交,昨传江水决城壕。
蛮中䆉稏红千顷,峡里舟船绿半篙。
六月可能平板楯,一军闻尚驻松桃。
萧萧白发筹边夜,谁识溤唐志意劳。
【注释】
闻铜仁日来复有贼警□辰水决城数丈冯侍郎光熊率官弁昼夜堵禦寄怀一首:闻知铜仁(今贵州铜仁)近日又有贼警,□(音chè)辰(在贵州,属辰州府)水(指氵名水)决了城几丈高。冯侍郎光熊率领官府官员日夜堵塞。
天乙虹梁暑雨交,昨传江水决城壕。
蛮中䆉稏红千顷,峡里舟船绿半篙。
六月可能平板楯,一军闻尚驻松桃。
萧萧白发筹边夜,谁识溤唐志意劳?
【赏析】
本诗为诗人赴任辰州(治所在今湖南沅陵)时作,抒发自己忧国忧民之情。
首联写“闻”字,点明题目,交代时间、事件和地点。“闻铜仁”,是说听说铜仁(今铜仁市)近日又有贼警;“□辰水决城”,则是说昨天(前一日),氵名水(即辰河)的水冲破了城墙好几丈高。这两句交代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和背景。
颔联由景入情,描写了当时黔东南的山川景色。“蛮中䆉稏”(即苎麻),是一种可用来制布的植物,“红千顷”是说这种植物长得很茂盛,面积很大,一片红红的颜色。“峡里舟船绿半篙”是说峡里的船只都是绿色的,因为峡里多山,所以只有绿油油的竹子可以造船。
颈联写诗人当时的心情。诗人看到这样的山川景色,心中不禁感慨万千。“六月可能平”,“六月”是指六月份,也就是初夏时节。“平板楯”(用竹篾编成的盾牌)是指古代战争中用于抵御敌人的武器。诗人的意思是说现在正值初夏时节,但敌人已经攻到了城下,形势十分危急,如果再不采取行动,恐怕就要被敌人攻破了。
尾联写诗人当时忧国忧民的心情。他虽然年纪已经不小了,但却还像当年一样,每天深夜都到边境去察看敌情,为国家操劳,不知疲倦。诗人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的深深忧虑,以及自己对国家和人民无限忠诚的情感。全诗通过对当时黔东南山川景色的描绘,以及对诗人当时心情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忧虑,以及对国家和人民的无限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