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曾住屋西头,薄宦离家已卅秋。
彭蠡九江时北望,庙沟一水尚南流。
踏残春草思前度,数到晨星忆旧游。
丘垄近闻荒翳甚,待君归更理松楸。

【注释】

唐二:指唐代诗人杜甫和白居易。

二轶华罢东流县尉:指唐代诗人杜甫在东流任县尉时(745—746年)。

寓居皖口:寄居在皖口,即现在的安徽安庆地区。

皖口:地名,位于今安徽省安庆市北。

己:已,已经。

问讯书:来信。

作此奉答:写下这首诗作为答复。

并劝归里:还劝他回去。

丘垄:坟墓。

荒翳甚:荒芜得很。

理松楸:整理松木。松楸,松树和梓树。古代用作棺椁的材料。

【译文】

当年曾住在屋西头的东流县尉,薄命离乡已经三十年了。

彭蠡、九江时常向北眺望,庙沟的一水依然往南流。

踏遍春草思念那前次经过的地方,数星星怀念那旧日游乐。

坟墓近处听说被野草掩没,等您回去更替那松木和梓木。

【赏析】

这是一首酬答诗,是作者对友人的慰勉和规劝。全诗抒发自己宦海漂泊之苦,劝友人早日回归故里,以图后举。

首联“昔年曾住屋西头,薄宦离家已卅秋。”是说以前曾住在屋西头的东流县尉,薄命离乡已经三十年了。这句是回忆过去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作者仕途不顺的遭遇。

颔联“彭蠡九江时北望,庙沟一水尚南流。”是说在彭蠡湖边和九江之间,时常可以看见北方的景色,庙沟的一条水流还在向南流淌。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江南山水画卷,表达了对家乡的眷恋之情。同时,也寄托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

颈联“踏残春草思前度,数到晨星忆旧游。”是说踏着春草,回忆起过去的路程,数着晨星,怀念起过去的游乐。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留恋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尾联“丘垄近闻荒翳甚,待君归更理松楸。”是说坟墓最近听说被野草覆盖得很厉害,等您回去再替它整理松木和梓木。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关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整首诗语言朴实自然,情感真挚深沉,表达了对家乡的无限眷恋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情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