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久燕台复吹台,远人难返远书回。
中年总觉愁眉敛,上第才令笑口开。
官俸薄怜随手尽,宫纱新忆称身裁。
欢场毕竟平生少,夜夜迟眠漏暗催。

注释:

  1. 客久燕台复吹台,远人难返远书回。客人已经很长时间在燕台了(我)又在吹台上,远方的亲人难以回来(书信)了。
  2. 中年总觉愁眉敛,上第才令笑口开。到了中年总是觉得忧愁(皱眉),考中进士(才得官职)后才能让笑容绽放。
  3. 官俸薄怜随手尽,宫纱新忆称身裁。因为官俸微薄,所以(只能)随便地把它用完了;新做的宫纱让我想起了当年穿着它的样子,现在又想起它,想自己再穿一次(但可惜已经太迟)。
  4. 欢场毕竟平生少,夜夜迟眠漏暗催。欢场之中的人毕竟很少见,因此(夜深了)我总是睡不安稳,被深夜的漏声所打扰。
    赏析:
    此诗是作者悼念亡妻的组诗之一。全诗共八首,这里仅选其第三首。
    第一句“客久燕台复吹台”,意思是说,由于妻子去世已久,他长期在京城(燕台)生活,如今又回到家乡(吹台),思念之情自然十分强烈。这一句既点题,又为下两句铺垫。
    第二句“远人难返远书回”,承上启下,表达了作者对妻子的思念和牵挂。这里的“远人”,指的是作者的妻子;“远书”,指妻子寄来的家书。作者虽然身处异地,但心中始终装着妻子,期盼着她的归来。
    第三句“中年总觉愁眉敛”,进一步描绘了作者因思念妻子而愁眉紧锁的情状。这里的“中年”,是指作者在仕途上的失意,同时也暗示了他与妻子之间的感情纠葛;“愁眉”则形象地表达了他对妻子的思念之情。
    第四句“上第才令笑口开”,则是说,只有考中进士、得到官职后,作者才能摆脱这种愁眉苦脸的情状,重新振作精神,开怀大笑。这里的“上第”,即指作者考中进士;“笑口开”则意味着他已经走出了低谷,重拾信心,开始积极面对人生。
    接下来的两句,“官俸薄怜随手尽,宫纱新忆称身裁”,分别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描绘了作者的生活现状。这里的“官俸”,指的是作者作为官员的薪酬;“宫纱新忆称身裁”,则是说,由于官俸微薄,他只能随意挥霍,而新做的宫纱让他想起了当年自己穿着它的样子。这里的“称身裁”,则体现了作者对过去的回忆和怀念。
    最后一句“欢场毕竟平生少,夜夜迟眠漏暗催”,则是说,由于思念妻子的缘故,他的睡眠时间大大缩短,以至于每到深夜时分,就会被漏声催醒。这里的“欢场”,可以理解为官场等社交场合;“迟眠”则表示睡眠时间过短,无法充分休息。而“漏暗催”则形象地描绘了深夜时分的宁静氛围中,那不断滴答作响的漏壶声给作者带来了无尽的困扰和煎熬。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亡妻的深切思念之情,通过对不同场景、不同情感的刻画,生动地展现了作者内心的痛苦与挣扎。同时,它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某些特点,如官员薪酬微薄,官场勾心斗角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