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绝程司理,官贫日课诗。
心香原有属,手板不曾持。
肯作通方吏,宁为多士师。
梅花三百首,风味耐寻思。
【注释】程司理:指唐代诗人程务兴,字子华,号师乐。官贫:做官清贫。心香:比喻诗的意境高远,有神韵。手板:旧时官员用来记事的笏板。通方:通达四方。多士:众多学子。
【赏析】此诗首联写送别,次联写对方的生活状况,末联写对方对自己的期望和要求,全诗以送别作结,寄寓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清绝程司理,官贫日课诗。
心香原有属,手板不曾持。
肯作通方吏,宁为多士师。
梅花三百首,风味耐寻思。
【注释】程司理:指唐代诗人程务兴,字子华,号师乐。官贫:做官清贫。心香:比喻诗的意境高远,有神韵。手板:旧时官员用来记事的笏板。通方:通达四方。多士:众多学子。
【赏析】此诗首联写送别,次联写对方的生活状况,末联写对方对自己的期望和要求,全诗以送别作结,寄寓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语言和思想的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中给出的关键词的提示词的含义来判断正误。同时,赏析一定要结合诗句进行,要抓住关键词,切不可脱离诗作本身,要抓住关键词展开联想,展开想象。注意不要只答字面意思。本题要求考生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青牛老子庙”,指的是青牛观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破晓”要求考生对整首诗进行赏析,然后分析诗句的内容,最后点明诗句在表达情感上的作用等。本题的关键是把握诗意和思想主旨,在此基础上分析手法及效果。 第一联“破晓帘前望,园荒绿欲齐”,写诗人清晨起来在窗前看到园子里草木繁茂。“园荒”是说花园荒芜,而“绿欲齐”写出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第二联“春知来路阔
【注释】 巴里坤:唐代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县一带。 公孙瓒(yuàn):东汉末年著名将领。 临岐(qí):临别。 潸然:流泪貌。先德:指前人的德行、功业。殊乡:远方,异乡。 穹庐(qióng lú):古代蒙古族人的毡帐。 牧泽羊:放牧羊群,泛指农耕。 荒寒:荒凉寒冷。一瓯(ōu)雪:一杯雪。一瓯为量词,用于酒类。 奠(diàn):祭奠,祭礼。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客居他乡时的除夕夜所作
【注释】 圭峰山:即庐山。 太华三峰外:庐山在五老峰以外。太华三峰是庐山的三大主峰,因而得名。 兹峰亦削成:此峰也是削成而立。兹指这,此峰也。 空青无雾障:天空中没有云雾的障碍。 奇秀与云争:奇特的秀丽景色和云朵竞争。 直柏当胸出:笔直的柏树长在胸前。 初阳贴掌生:初升的太阳照在手上。 此江清到底:这里的江水清澈到底。 照影亦分明:倒影也清楚分明。 赏析: 首联“太华三峰外
诗句释义及赏析 第1句:频悲寒序促,那复值兹晨。 译文:频频感叹寒冬的急促,哪还能再逢今日早晨。 - 关键词注释: - 寒序:指寒冷的季节。 - 那复:怎么能够。 - 兹晨:这个早晨。 - 值:遇到。 - 踟蹰:徘徊不前。 - 赏析:诗人在立春时节感慨时光飞逝,冬天已经过去,春天即将到来。但他却感到时间过得太快,无法适应这种变化,只能在原地徘徊,无法向前迈进。 第2句:人意怜迟日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园居》中的一句,全诗如下: ``` 十里巢营树,春深客到初。 上楼人影瘦,灭烛雨声疏。 隔岁书犹读,齐年发共梳。 庾郎贫正甚,同此食园蔬。 ``` 译文: 在郊外的别墅里,有十里远的树林,春天来临时,客人刚到。 楼上的人影显得消瘦,雨声也显得稀疏了。 虽然过了一年,但是书信依然在阅读,头发也一起梳理。 庾亮的生活很贫困,我们却和这样的人一样,一起享用园里的蔬菜。
【注释】: 1. 初三花发槛:指农历三月初三,花发满院。 2. 初五月窥门:指农历五月,门帘微开。 3. 楼小难藏影:指高楼小楼,难以隐藏身影。 4. 帘重不隔魂:指帘子重重,但无法阻隔灵魂。 5. 蛛丝黏镜湿:蜘蛛丝粘在镜子上,镜子变得湿润。 6. 鼠泪滴灯昏:老鼠泪滴在灯上,使灯昏黄。 7. 笛忆参差响:笛声悠扬,仿佛回忆中的杂音。 8. 书摩宛转痕:书页摩挲,留下曲折的痕迹。 【赏析】:
晓色入深港,停桡问古原。 人稀杨柳密,村僻鹳鹅喧。 不雨思祈社,无年学灌园。 朝歌尔何意,隐隐度崇垣。 注释: - 晓色入深港:早晨的阳光照进深深的港口,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 停桡:在河边停下船桨。 - 古原:古老的田野、原野,指代诗人所在地的地方。 - 人稀:人口稀少。 - 杨柳密:柳树茂密,形容春天的景象。 - 村僻:村庄偏僻,远离喧嚣。 - 鹳鹅喧:鹳和鹅在湖面上嬉戏的声音。 -
重来携幼弟,此别念衰亲。 山果纷相赠,溪茶采尚新。 封书因问叔,劝食尚依人。 倘复移家返,应知未厌贫。 注释: 1. 重来携幼弟:再次回来时带上了小弟。 2. 山果纷相赠:山上的果实纷纷赠送给我们。 3. 溪茶采尚新:采集的溪边茶叶还很新鲜。 4. 封书因问叔:通过信封向叔叔打听情况。 5. 劝食尚依人:劝说弟弟吃些食物,仍然依赖别人。 6. 倘复移家返:如若再次搬迁回家。 7. 应知未厌贫
注释: 1. 白首吾宗叔:我年老的叔父。白首指老年,吾宗指我的家族。叔父是家中辈分较高的人,故称。 2. 黄眉入室姑:黄色眉毛的人,即妻子。入室姑指妻子。 3. 未嫌新礼简:不觉得礼节过于繁琐。新礼指新婚时的新礼节,简指简约、简单。 4. 记取旧名呼:记得以前如何称呼她。 5. 历寝书留几:在卧室里留下了书。历寝指卧室,书指书籍。 6. 开筵酒在壶:打开酒壶准备喝酒。开筵指宴饮
【注释】 1. 郑司马时泰:指郑玄,字康成。 2. 剖符:分封。 3. 属吏:属官。 4. 梅福:东汉隐士。 5. 通家:世代交好的朋友。 6. 孔融: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 7. 石公:指石崇,字季伦,晋代官员、富豪。 【赏析】 这是一首赠别诗,是作者在郑玄宴请后送别郑玄时所作。首联“剖符殊不俗,分领此山中”表达了自己能与郑玄同享山林之乐的愉悦心情。颔联“属吏如梅福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核心内容,在此基础上分析其思想情感、艺术手法等方面的特点。 “忆昨仓皇际”,回想昨天仓皇之际,“仓皇”指匆忙慌张,此处是说自己在危急关头时,内心慌乱不安。“防生肘腋忧”,为防敌人暗算,担心受到伤害。“肘腋”原指腋下,比喻身边,这里指自己身旁。“肘腋忧”意同“心腹之患”。诗人当时处于危险境地之中
【注释】 敛怨:收容怨恨。知何似:知道怎么样呢?八极:指天地四方。秦楚:秦、楚为春秋战国时两个大国的代称。珠玉罄南东:珠玉石器都来自南方。罄:尽,用尽。邪教:指佛教、道教等迷信思想。过正供:过度供奉。百计坏淳风:指破坏传统的礼义风尚。百:很多,许多。淳风:好的风气。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于唐玄宗晚年政治上荒淫无道和宗教迷信之风盛行的一种讽刺。全诗以“书事”开篇,点明所书之事
【注释】: 吴淞浦,今江苏苏州市东南。楼船出海迟,楼船出吴淞浦时,海寇猖獗。 枕戈,枕着武器睡觉,形容戒备森严。 组练师,指军队。 报恩知有在,报答国家恩典的时机一定存在。报恩:报效祖国,报国。 莫惜鬓如丝,莫让白发垂到两鬓,不要因年老而自甘堕落,头发白了就要及时行乐。 【赏析】: 此诗作于诗人晚年,当时他已辞官家居,但仍心系朝廷。孙总戎廷璧约游东山,事未果而新正八日访梅邓尉
注释: 客夏孙总戎廷璧约游东山以事未果新正八日访梅邓尉因便诣衙斋值他出不遇两公子留住信宿意甚勤挚爰留别二首并呈总戎其一 为有将军约,来随估客槎。 半帆悬雪月,百里走风沙。 公子欣除舍,疏梅正作花。 夜阑银烛里,留与斗新茶。 赏析: 这是一首赠诗,表达了诗人对好友的深深怀念和不舍之情。 “为有将军约,来随估客槎。”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因为有了将军的邀请,所以跟随着估客的船来到了东山
暂憩东山麓 暂止,暂时停下。憩,休息。 一塔高千丈,鱼龙气尚浮。 一座塔高达一千丈,云雾飘浮如同鱼龙游动。 洒空松柏暗,陟险鬼神愁。 洒落的松枝和柏叶暗淡无光,攀登险峰时鬼神也感到忧愁。 古佛依人卧,驯禽导客游。 古老的佛像依偎在人的身边,驯养的鸟儿引导客人游玩。 面西窗莫启,兀自溅惊流。 面向西窗不要开窗,水花溅起令人心惊胆寒。 译文: 这座塔高达一千丈,云雾中仿佛有鱼龙在其中游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