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行逾万里,小岁入三更。
爆竹惊心碎,桃花照眼明。
祭应遵旧例,醉复尽馀觥。
笑向儿曹语,今年帙已盈。

小除夕祭诗作:

南行逾万里,小岁入三更。

爆竹惊心碎,桃花照眼明。

祭应遵旧例,醉复尽馀觥。

笑向儿曹语,今年帙已盈。

注释:

  1. 南行逾万里:形容距离遥远。逾,超过。
  2. 小岁入三更:小年在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或二十四,这里指晚上。
  3. 爆竹惊心碎:爆竹声中,心被震得粉碎。
  4. 桃花照眼明:桃花盛开,映入眼睛,显得格外明亮。
  5. 祭应遵旧例:按照传统习俗进行祭祀。
  6. 醉复尽馀觥:喝醉了酒,又干了剩下的酒杯。
  7. 笑向儿曹语:笑着对孩子们说话。
  8. 今年帙已盈:今年的书已经装不下了。帙,指书籍卷轴。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小除夕之夜的祭文。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这个特殊夜晚的气氛和氛围。

首句“南行逾万里”,诗人用“南行”来暗示自己远离家乡,而“逾万里”则表达了距离之远。这一句为下文的描写奠定了背景基础。

第二句“小岁入三更”,点明了时间是小年,而且已经到了深夜。这种时间上的对比,使得夜晚的氛围更加浓厚。同时,“三更”也是古代人们用来描述夜晚的一种说法,这里的使用增加了诗句的文化内涵。

接下来两句“爆竹惊心碎,桃花照眼明”,则是具体描述了夜晚的景象。爆竹的声音如同心被震得粉碎一般,而桃花则映入眼睛,显得格外明亮。这种强烈的对比和反差,使得夜晚的景象更加生动。

第四句“祭应遵旧例,醉复尽馀觥”,诗人提到了祭祀的习俗,并表达了自己在酒后的状态。这一部分虽然看似与前面的诗句无直接关联,但实际上是对整个夜晚气氛的一个补充和衬托。

最后两句“笑向儿曹语,今年帙已盈”,则是诗人结束全文的方式。他笑着对孩子们说今年的书已经装不下了,这里的“儿曹”指的是孩子们,而“帙已盈”则形象地描绘了书籍之多。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景象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这个特殊夜晚的感受和体验。同时,诗中的一些关键词语如“南行”、“小岁”、 “三更”等,都是具有特定文化含义的,这些细节的加入,使得整首诗更具文化内涵和深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