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山同百里,各复感飘蓬。
我在昆仑上,看君沧海东。
枕戈驰远梦,振袖揖长空。
咫尺天河近,无须更使风。

张秀才学仁寄槎图

家山同百里,各复感飘蓬。
我在昆仑上,看君沧海东。
枕戈驰远梦,振袖揖长空。
咫尺天河近,无须更使风。

注释:

  1. 家山 - 家乡的山。
  2. 百里 - 表示两地相隔不远。
  3. 感飘蓬 - 形容因战乱或流离失所而感到漂泊不定。
  4. 昆仑 - 中国神话中的一座大山,常用来形容高远和神秘。
  5. 沧海东 - 大海在东方,暗指遥远的地方。
  6. 枕戈驰远梦 - 把刀放在枕头上睡觉,梦见自己驰骋在远方。
  7. 振袖揖长空 - 挥动袖子,向天空致敬。
  8. 咫尺天河近 - 形容距离很近,好像就在眼前一样。
  9. 无须更使风 - 不需要再吹动风来助行。

译文与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诗人对朋友的思念和祝福的诗。诗人通过描述自己在家乡看到朋友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意。

诗人描述了自己和友人分别的情况。他说“家山同百里,各复感飘蓬”,意味着他们虽然相隔千里,但都感受到了漂泊不定的痛苦。这种情感深深地触动了诗人的心弦。

诗人描绘了自己在昆仑山上看到的友人在沧海东边的场景。“我在昆仑上,看君沧海东”,这句诗既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助,也体现了他对友人的深深思念。

诗人又描绘了自己在枕戈下入睡的情景。他梦见自己驰骋在远方,挥动衣袖向天空致敬。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豪情壮志。

诗人用“咫尺天河近”和“无须更使风”两个短句收尾。“咫尺天河近”意味着距离很近,好像就在眼前一样,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祝愿和期待重逢的愿望。“无须更使风”则暗示了诗人已经做好了迎接友人的准备,不再需要借助风的力量来实现愿望。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力、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成功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未来的憧憬和信心。同时,这首诗也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歌,它让我们思考人生的意义、友情的价值以及面对挑战的勇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