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佳山水,南条与北条。
我餐葱岭雪,目断海门潮。
是处皆飞锡,何峰合挂瓢。
言从赞公宿,相与话迢遥。

【注释】

跋:题。巨超上人:僧人名,即慧超。万峰卷子:一卷画有万峰的卷轴。

南条、北条:指南北朝时,南朝宋文帝刘义隆曾派大将檀道济北伐北魏,檀道济军过长江,见魏兵强盛,不敢轻进,于是向南称“北”,向北称“南”。

葱岭:在今新疆境内,为昆仑山支脉之一。雪:指山上的雪。

海门:海口,泛指大海。潮:海浪。

飞锡:佛家语,意谓乘着飞升的锡杖,即坐化。瓢:佛教法器。

赞公:慧超法师的法号,即慧超大师或慧超禅师。

迢遥:遥远。

【赏析】

此诗是慧超法师游历名胜古迹后作的记游之作。

首句写景:“天下佳山水,南条与北条。”这一句中,“天下”二字表明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而“佳”字又突出了他所见之景的美妙,令人陶醉。接着他以“我餐葱岭雪,目断海门潮”两句描写了他所游赏的地方,既表现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也流露出了他对祖国山河的眷恋之情。

第二联:“是处皆飞锡,何峰合挂瓢。”意思是说这里到处都是飞升的锡杖和挂在山峰上的葫芦。“是处”、“何峰”两词,既写出了诗人所见所感的广阔空间范围,又表现出他游历的豪迈气概。

第三联:“言从赞公宿,相与话迢遥。”意思是说慧超法师随同慧超大师(即赞公)住宿,他们相互谈论着远方的事情。这两句诗既表现了他们之间的友谊深厚,又表达了他们对于美好未来的向往和憧憬。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开阔深远,富有哲理意味。通过对美景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眷恋之情以及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憧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