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滩头水没矶。
几点雨着行人衣。
草烟迎岸翠扑扑,牧笛未归鹅鸭归。
注释:昌江,即赣江,流经南昌市。昌江竹枝词八首,是宋代诗人方信孺的组诗。此诗为其中的第六首。
译文:小孩在河边玩耍,水没过他的脚。几点雨水落在行人的衣服上。岸上的草烟迎风飘动翠绿扑扑,牧笛声还未消失,鹅鸭却已经归来。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乡村画面,充满了生活气息和田园诗意。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小儿滩头水没矶”,描述了小孩在河边玩耍的场景,水没过他的脚,表现出孩子们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
“几点雨着行人衣”,点出了天气变化,雨点落在行人的衣服上,给人一种清新湿润的感觉。这一句虽然没有直接描绘人物的动作,但通过雨点落在衣服上这个细节,也能感受到诗人对这种场景的喜爱。
“草烟迎岸翠扑扑”,描述了岸边草木随风摇曳的景象,草烟扑扑,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这里的“草烟”指的是草木燃烧后的余烬,随风飘散,形成一种独特的景象。
“牧笛未归鹅鸭归”,描绘了牧笛声未散去,而鹅鸭已经归来的场景。这里的牧笛声可能是指放牧人吹响的笛声,而鹅鸭则是被笛声吸引而来,形成了一个生动的画面。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美好,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诗中的语言简洁明快,富有韵律感,给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