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影旋动,夏至凉可歇。
垂垂弄风条,点点溜雨叶。
云何让榆槐,秋实独少荚。
入冬虽凋落,飞絮犹比雪。
随时阅寒暄,荏苒送日月。
华堂或盈万,叹尔太孤绝。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咏御史台榆槐竹柏》:

  1. 春来影旋动,夏至凉可歇。
  2. 垂垂弄风条,点点溜雨叶。
  3. 云何让榆槐,秋实独少荚。
  4. 入冬虽凋落,飞絮犹比雪。
  5. 随时阅寒暄,荏苒送日月。
  6. 华堂或盈万,叹尔太孤绝。

注释:

  1. 春来影旋动,夏至凉可歇。
  • “春来”与“秋至”相对应,描述了四季更迭的景象。
  • “影旋动”与“凉可歇”分别形容了春天和秋天的气候特点。春天阳光温暖,影子随之转动;而到了秋天,天气凉爽,可以休息。
  1. 垂垂弄风条,点点溜雨叶。
  • “垂垂”与“点点”都是形容词,用于描述物体的状态。
  • “弄风条”与“溜雨叶”描绘了风吹过和雨点打在树上的情景,生动地表现了树木随风摇曳、被雨水打湿的样子。
  1. 云何让榆槐,秋实独少荚。
  • “云何让榆槐”与前两句形成了对比。这里的“云何”表示疑问,“让”意为比较。
  • “榆槐”是古代诗文中常见的植物,常用来象征高贵或重要。这里作者用它们与自己进行比较,表达了自己的孤独感。
  • “秋实独少荚”中的“荚”指的是果实,而“少”表示数量不足。这里强调了尽管其他植物都有丰富的果实,但自己却只有很少的果实,凸显了作者的孤独和不被重视。
  1. 入冬虽凋落,飞絮犹比雪。
  • “入冬虽凋落”与前面的句子形成了时间上的衔接。这里的“凋落”指的是树木在冬天的落叶现象。
  • “飞絮犹比雪”则是对前面诗句的进一步解释和深化。这里的“飞絮”指的是飘落的花瓣等轻盈物,而“犹比雪”则将它们比喻成雪花一样纯净、洁白。这样的比喻既形象又富有诗意,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和优美。
  1. 随时阅寒暄,荏苒送日月。
  • “随时阅寒暄”中的“随时”表示随时发生、不断出现的意思。这里的“阅”可以理解为观察或经历。
  • “寒暄”指的是冷热变化,这里用来比喻时间的流逝和变迁。
  • “荏苒送日月”中的“荏苒”意味着慢慢、逐渐,而“送”则表示陪伴、伴随。这里的“日月”指的是时间本身。整句话的意思是时间不断地流逝,就像陪伴着日月那样自然而不可抗拒。
  1. 华堂或盈万,叹尔太孤绝。
  • “华堂”指的是宏伟华丽的建筑,“或盈万”表示可能有成千上万的人聚集在一起。这两句可能是在描写一个盛大的场面或者某个重要的地方。
  • “叹尔太孤绝”中的“叹”表示感叹或惋惜的情感。这里的“太孤绝”指的是过于孤单、与众不同的情况。作者在这里表达了对于自己独特地位和境遇的感慨和无奈。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拟人化的手法,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孤独感。首句就点题,通过四季变化暗示了自己处境的变化无常和孤独。第二句则通过风和雨的描述,增强了这种孤独感。接下来三句通过与其他植物的对比,突出了自身的孤立无援。最后两句则是对于这种孤独的感叹和无奈。整首诗语言简练却意蕴深远,情感真挚而又不失哲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