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役忽半年,孤怀寄归艎。
北来四十宿,今乃辞瘴乡。
地当衡永交,水派潇合湘。
明波荡圆魄,春月如秋光。
乾坤清气中,草木流真香。
翏翏风乍发,漫漫夜何长。
遥闻渔父歌,鼓枻下沧浪。
白鸥飞不到,江永烟苍茫。
注释:
三月十五夜,湘中见月。 三月十五日晚上,在湘中看见月亮。
于役忽半年,孤怀寄归艎。 服役突然已经半年了,孤独的心情寄托在回家的船上。
北来四十宿,今乃辞瘴乡。 北上走了四十里路,现在终于离开了瘴气弥漫的家乡。
地当衡永交,水派潇合湘。 这里地势正好是衡州与永州交界,湘江的水系与潇水汇合。
明波荡圆魄,春月如秋光。 明亮的月光映照出明亮的波光,春天的月亮像秋天的月光一样明亮。
乾坤清气中,草木流真香。 天地间清新的气息弥漫着,草木散发出真实的芳香。
翏翏风乍发,漫漫夜何长。 忽然一阵清风刮了起来,漫漫长夜何时才能过去。
遥闻渔父歌,鼓枻下沧浪。 远远听到渔夫在歌唱,挥动船桨跳入沧浪河中。
白鸥飞不到,江永烟苍茫。 白鸥无法飞到那里,长江永州一带烟雾迷蒙。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诗,通过作者在湘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自己的思乡之情和对大自然的喜爱。
首联“三月十五夜,湘中见月”。三月十五日夜,湘中看到月亮。这里的月亮是作者在湘中看到的月亮,也是他心中的月亮,是他心中的思念和牵挂的象征。
颔联“于役忽半年,孤怀寄归艎。”服役突然已经半年了,孤独的心情寄托在回家的船上。这里的“于役”是指作者服役,“半年”指的是他服役的时间,“孤怀”是指他孤独的心情,“寄归艎”(回程的船)是指他寄居的地点,是他的家。
颈联“北来四十宿,今乃辞瘴乡”。向北走了四十里路,现在终于离开了瘴气弥漫的家乡。这里的“瘴乡”是指南方炎热潮湿的地带,也就是作者服役的地方,“辞”是指离开的意思。
尾联“地当衡永交,水派潇合湘。”这里地势正好是衡州与永州交界,湘江的水系与潇水汇合。这里的“衡永交”、“潇合湘”分别是指地理方位和水系交汇的情况,也暗示了作者离家的背景和原因。
这首诗通过描绘湘中的景色和作者的感受,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诗的语言优美,形象生动,具有很强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