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泷下走三百滩,上流何至一掬悭。
漓源滥觞乃在此,七十二重湾复湾。
此渠凿自秦史禄,初仅能通不能蓄。
迨唐观察李浚之,添设陡门三十六。
石槽石斛升斗储,一门典守用两夫。
铧堤前启后下板,修绠汲船如辘轳。
雷轰电掣飞一线,盈缩直从呼噏变。
官船衔尾客船停,那得人人与方便。
劝君小泊底须愁,不过多为半日留。
平生耻共人争路,况有林峦慰胜游。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与义创作的《灵渠行》。下面我将逐句解释这首诗的含义:

  1. 惊泷下走三百滩,上流何至一掬悭。
  • “惊泷”指湍急的流水,“下走”意味着水流向下流动。
  • “三百滩”指的是在灵渠沿途经过的众多急流险滩。
  • “上流何至一掬悭”表达了对灵渠上游水流缓慢、容易抵达的惊讶。
  1. 漓源滥觞乃在此,七十二重湾复湾。
  • “漓源”指的是漓江,是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主要河流之一。
  • “滥觞”意为开始的地方,这里特指漓江的发源地。
  • “七十二重湾”形容漓江曲折蜿蜒,有众多的弯道。
  1. 此渠凿自秦史禄,初仅能通而不能蓄。
  • “此渠”指的是灵渠,“秦史禄”可能是一个误植,应为“秦始皇”。
  • “初仅能通”意味着灵渠最初只是一条简单的水道。
  • “而不能蓄”表示灵渠的功能主要是运输,而不是储存或灌溉。
  1. 迨唐观察李浚之,添设陡门三十六。
  • “唐观察李浚”指的是唐代的官员李浚。
  • “添设陡门三十六”描述了李浚在灵渠上增设了三十多座闸门。
  1. 石槽石斛升斗储,一门典守用两夫。
  • “石槽”可能是指用于引导水流的石头槽口。
  • “石斛”可能是一种植物的名称,也可能是某种建筑材料。
  • “升斗储”指的是用来储存水的容器,通常是一个竹筒或者木桶。
  • “一门典守用两夫”说明有一个守卫的岗位,需要两名士兵来看守。
  1. 铧堤前启后下板,修绠汲船如辘轳。
  • “铧堤”是一种水利工程设施,类似铧犁的堤坝。
  • “启后下板”可能是指在某些位置打开闸门,让水流进入下游。
  • “修绠汲船如辘轳”描述了使用绳索和辘轳来抽取船只中的水。
  1. 雷轰电掣飞一线,盈缩直从呼噏变。
  • “雷轰电掣”形容水势迅猛,如同雷电般激烈。
  • “飞一线”暗示水流速度极快,像箭一样射出。
  • “盈缩直从呼噏变”可能是指水位的变化直接受到人的需求的影响。
  1. 官船衔尾客船停,那得人人与方便。
  • “官船”和“客船”可能指的是当地居民和游客的船只。
  • “衔尾”意味着船只紧密相连,没有空隙。
  • “那得人人与方便”表达了水运的不便之处,即没有足够的空间供每艘船只停靠。
  1. 劝君小泊底须愁,不过多为半日留。
  • “劝君”是对他人的劝告。
  • “小泊”可能是指短暂停留的意思。
  • “底须愁”表达了必须考虑停留时间的限制。
  • “不过多为半日留”意味着即使只有半天的停留时间,也值得考虑。
  1. 平生耻共人争路,况有林峦慰胜游。
  • “平生耻共人争路”表示不愿意与他人争夺道路。
  • “林峦”可能指的是山水之间的美景。
  • “慰胜游”意味着这些美景足以让人感到愉悦和放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