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崖势欲合,中被江流穿。
上有佛者庐,飞来自龙眠。
神人所施设,是物无顽坚。
想当创辟初,风雨驱神鞭。
凿开浑沌窍,巧贮聪明泉。
僧房若蜂房,一一皆倒悬。
尔来几阅世,不计草木年。
磐石具生机,长根外包缠。
波涛润其趾,日月行其颠。
散为松柏香,聚作栴檀烟。
蓛亏东西景,轩豁子午天。
呼猿在半空,日暮跻无缘。
清寒难久住,仍放出峡船。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之涣。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诗句解析与注释:
- 清远峡飞来寺:描述了寺庙的名称以及它所在的地理位置,”清远”可能是地名,”峡”指的是峡谷,”飞来寺”则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
- 两崖势欲合,中被江流穿:描绘了寺庙周围环境的险峻,山崖仿佛要合拢,而中间却被江流冲过。
- 上有佛者庐,飞来自龙眠:提到寺庙内有佛像,且有如龙般翱翔的壁画或雕塑。
- 神人所施设,是物无顽坚:表达了一种超自然的力量在塑造这些建筑,它们坚固而又神奇。
- 想当创辟初,风雨驱神鞭:暗示这些建筑物是古人在面对困难时创造出来的,如同用神力驱动的鞭子一样。
- 凿开浑沌窍,巧贮聪明泉:形容通过智慧和勤劳打开了混沌的通道,并储存了清澈的智慧之水。
- 僧房若蜂房,一一皆倒悬:比喻僧侣的房间像蜂窝一样密集,每个房间都像是倒挂的样子(可能因为空间小)。
- 尔来几阅世,不计草木年:表示自从寺庙建立以来,经历了许多世代,时间似乎已经过去了很长时间。
- 磐石具生机,长根外包缠:强调石头的坚硬和生命力,同时指出树木根部的生长方式。
- 波涛润其趾,日月行其颠:形容波浪轻抚着寺庙的脚跟,月亮和太阳从上面照耀。
- 散为松柏香,聚作栴檀烟:描述香气和烟雾如何消散和凝聚。
- 蓛亏东西景,轩豁子午天:指寺庙周围景色的变化,同时也暗示了视野开阔如子午线一样。
- 呼猿在半空,日暮跻无缘:描述了傍晚时分,山间传来猿猴的叫声,天色已晚,无法继续攀登。
- 清寒难久住,仍放出峡船:表达了虽然环境清冷,但最终还是要离开这个地方,准备返航。
译文:
清远峡边的飞来寺,坐落在险峻的悬崖峭壁之间;中间被江流穿过。寺庙内供奉着佛像,飞来的佛者在龙眠中休息;这是神人们布置下的奇迹,它们没有顽固不化。想象当初创建这个奇迹时的艰难困苦,风雨都在驱使神力前行。它巧妙地凿开了混沌的门户,巧妙地储藏了智慧的源泉。僧人的房子就像是蜂窝一样紧密,一个接一个都是倒挂的模样。自那以后,已经过了许多个朝代,不再计算时间的长短。岩石具有生命的活力,树木的根部向外延伸包裹着;波涛轻抚着寺庙的脚跟,阳光和月光照亮了它的顶端。空气中弥漫着松柏的香气,凝结成栴檀的烟雾;四周景色的变化让人感到愉悦,天空开阔如子午线。山谷里回荡着猿猴的叫声,太阳落山之时我决定返回。这里的气候清新寒冷难以停留,我仍旧需要离开这里驶向峡口的船只。
赏析:
这首诗以“清远峡飞来寺”开头,直接点明了诗歌的背景和主题——一座位于峡谷中的寺庙。诗中通过对寺庙周边环境的描绘,展现了其险峻与神秘的特点。接着,诗人通过对寺庙内部的观察,揭示了其构造精巧、充满智慧与力量的特点。最后,诗人以对自然环境的感受作为结尾,表达了自己对这座古老寺庙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即将离去的无奈。整体而言,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历史感与文化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