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江西南来,夭矫北走龙。
到此乃东折,矶头扼其冲。
是名曰曲江,形势险且雄。
扁舟清夜咏,倡自紫阳翁。
同时李与姚,杖履偕游从。
三贤列祀典,蔚为名教宗。
世俗不好古,变置靡所衷。
作诗纠缪误,兼以警盲聋。

丰城县北面十里,矶头山下有曲江祠。朱文公往还湖南时与李后湖、姚雪山游玩,此后人因此奉栗主以祀三贤,详见李崆峒《祠记》中。现在以韦武阳易后湖,是讹传。

赣江西南来,夭矫北上走龙。到这里才东折,矶头扼其冲要。这里是名曲江,形势险要且雄壮。扁舟在清夜中咏唱,倡自紫阳翁。同时李与姚,杖履偕游从。三贤列祀典,蔚为名教宗。世俗不好古,变置靡所衷。作诗纠缪误,兼以警盲聋。

注释:1. 丰城:今属江西省宜春市,位于江西省西北部。2. 朱文公:即朱熹,宋代著名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晦翁、朱文公。3. 李后湖:宋代诗人,字伯潜,号后湖居士,江西抚州临川(今江西临川县)人。4. 姚雪山:姚枢,南宋初著名的学者和政治家,曾任翰林学士、国子祭酒等职。5. 紫阳翁:指朱熹。6. 三贤:指朱文公、李后湖、姚雪山三位贤人。7. 世俗:这里指世人。8. 作诗:写诗纠正错误。9. 纠缪误:纠正谬误,指出谬误。10. 兼以:也。11. 警盲聋:警醒那些愚昧无知的人。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它首先描绘了丰城县北十里矶头山上的曲江祠以及其周围的环境,接着又提到了朱文公等人在此游玩的往事,然后转向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评。诗中的“俗”一词多次出现,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不满和对古代文化的重视。最后,诗人通过写诗来提醒人们不要因为世俗的眼光而忽略了真正的价值。整首诗既表达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也反映了他对社会现象的看法,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