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者目眩心神迁,却寻鸡声到宿处,松窗黑暗僧犹眠。
【注】
1.十月朔:农历十月初一,即重阳节。
2.五更:五更天,即子时。
3.鹰窠顶:山名,在江西鹰潭。
【赏析】
此诗是诗人观日出的即景之作,写于元贞初年(1295年)重九之日。诗中描绘了日出时的壮丽景色,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短暂、光阴易逝的感叹。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极大的震撼。
【注释】
1.十月朔:农历十月初一,即重阳节。
2.五更:五更天,即子时。
3.鹰窠顶:山名,在江西鹰潭。
4.松窗:僧室。
5.宿处:住宿之处。
6.鸡声:报晓的声音。
7.黑暗:指天色未明。
8.犹眠:犹自酣睡。
9.迁:移,动。
10.赏析:本文是一首七言绝句,通过描写观日出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极大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