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间高生精赏鉴,嗜古搜奇确且赡。
朝来导我出西华,指点前朝御用监。
监南新创元都坛,当门老桧青蛟蟠。
旧闻酒海今落此,共叹体质犹坚完。
渎山巨璞初无价,谁遣不胫来辇下。
至元巧匠雕琢成,万岁山头设高架。
天然位置平不颇,琐窗八面开重阿。
石龙吸水上霄汉,倒泻溢为太液波。
波光翻动广寒殿,满瓮蒲桃映华瑱。
侍臣多著质孙衣,天子亲临诈马宴。
电转星流四百年,故都何物不推迁。
曾承沆瀣依天上,流落人间亦可怜。
亭虚无复朱栏护,颓砌旁连髹器库。
天吴跋浪鬐鬣张,只与空庭饱风露。
君不见周彝商斝近来无,形制争传博古图。
为池为海将安用,笑尔几同五石壶。

渎山酒海歌

【注释】

云间高生精赏鉴,嗜古搜奇确且赡。朝来导我出西华,指点前朝御用监。 监南新创元都坛,当门老桧青蛟蟠。 旧闻酒海今落此,共叹体质犹坚完。 渎山巨璞初无价,谁遣不胫来辇下。至元巧匠雕琢成,万岁山头设高架。天然位置平不颇,琐窗八面开重阿。 石龙吸水上霄汉,倒泻溢为太液波。波光翻动广寒殿,满瓮蒲桃映华瑱。 侍臣多著质孙衣,天子亲临诈马宴。 电转星流四百年,故都何物不推迁。曾承沆瀣依天上,流落人间亦可怜。 亭虚无复朱栏护,颓砌旁连髹器库。天吴跋浪鬐鬣张,只与空庭饱风露。 君不见周彝商斝近来无,形制争传博古图。为池为海将安用,笑尔几同五石壶。

【译文】

云间高人精于鉴赏,酷爱古玩搜奇寻珍;早晨引导我来观赏,指点着前朝御用监。御用监南面新建了元大都的社稷坛,门前有棵参天老桧和一条青色蛟蛇。听说酒海现在落到这地方,大家都感叹它的质地依然完好。大禹治水时凿出的巨石,如今没有一点价值,是谁派遣它不费脚力就来到京城?到了元代,巧匠把它雕琢成形,万岁山头的御苑里,建起了高高的酒台。它天然的位置很合适,八个窗儿开向四周。石龙吸水飞上天,倒泄的水流成了太液池的水波。波光闪烁,把广寒殿照得明亮,满瓮的蒲桃映着华丽的装饰。侍臣们穿着质孙的衣服,天子亲临在诈马宴中。电光转动,星光移动了四百年,那古老的京城啊,什么东西不被迁移呢!曾承蒙过天上的沆瀣,如今却在人间飘零,也真够可怜的。亭子没有了,只有那栏杆还在;倒塌的墙壁旁边还有库房。天吴的脊背像波浪一样起伏,只让它在空旷的庭院里受尽风吹日晒。你难道看不见周、商两朝的青铜器皿,现在哪里还存留着,它们的形态早已传到博古图中了吗?建造个水池,还是建造个大海呢?有什么用呢?你们这些做官的人,真是可笑极了就像那个装水的五石瓮呀!

【赏析】

《渎山酒海歌》是一篇描写元大都皇城遗址的诗篇。它以丰富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描绘了皇城遗址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皇城遗址的赞美之情。

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对皇城遗址的描绘。诗人通过对皇城遗址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皇城遗址的赞美之情。

诗人对皇城遗址的地理位置进行了描绘。他写道:“监南新创元都坛,当门老桧青蛟蟠。”意思是说,元大都的皇宫南面新建了社稷坛,门前有一棵苍劲的老桧树和一条青色蛟蛇。这里的“新创”和“当门”两个词语,都表示了皇城的新建和其宏伟的规模和气势。而“老桧”、“青蛟”则形象地描绘出了皇城的古老和威严。

诗人又进一步描绘了皇城遗址的建筑特色。他写道:“旧闻酒海今落此,共叹体质犹坚完。”意思是说,我听说以前有个大酒缸藏在这里,现在却落到了这个遗址。我们感叹的是,这个酒缸的身体依然坚固完整。这里的“酒海”、“体质”等词语,都形象地描绘出了皇城遗址的独特之处。

诗人又描绘了皇城遗址的自然景观。他写道:“石龙吸水上霄汉,倒泻溢为太液波。”意思是说,石龙吸水飞上天,倒泄的水流成了太液池的水波。这里的“太液波”三个字,都形象地描绘了皇城遗址的美丽风光。

诗人通过对皇城遗址的赞美,表达了自己对皇城遗址的敬仰之情。他写道:“君不见周彝商斝近来无,形制争传博古图。”意思是说,难道你没看到周朝和商朝的铜器吗?现在它们已经不存在了,它们的形态早就传遍了博古图中了。这里的“形制”一词,都形象地描绘了皇城遗址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这首诗通过对皇城遗址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皇城遗址的赞美之情。他用丰富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皇城遗址的独特之处和美丽风光。同时,他也通过对皇城遗址的赞美,表达了自己对皇城遗址的历史和文化价值的认同和敬仰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