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四家法传渺茫,华亭一老谁颉颃。
我昨题诗谀石谷,派裔近溯娄东王。
朝来复见宫相笔,令我展卷喜欲狂。
君家绣谷中,旧有交翠堂,苏斋想在交翠旁。
不知结搆几时改,但觉城西竹树转盼生辉光。
一丘与一壑,一重复一掩。
似浅而愈深,为奇岂关险。
兴酣挥洒如化工,岩峦出没初无穷。
能将万里势,移入园亭中。
主人好事客不同,三径非复求羊踪。
招邀笠屐作晤对,尚友直到眉山翁。
翁之来兮万木风,岭海一气遥相通。
当时买田阳羡归未遂,六百年后画像乃落江之东。
麓台麓台真老手,笔落神来洵非偶。
纪闻异日传中吴,绣谷名与苏斋俱,此图此像他家无。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书画家文徵明所作的一首题画诗,描绘了他在苏州麓台宫詹所画的苏斋图。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元四家法传渺茫,华亭一老谁颉颃。
【注释】元四家指的是元代四位著名的画家,他们的画风已经难以追溯,华亭一老指的是文徵明自己。颉颃(xiè hénɡ)是古代一种形容才艺高超的意思。
我昨题诗谀石谷,派裔近溯娄东王。
【注释】石谷是指石涛,娄东王是指娄东派的王世贞。文徵明曾在前一年写过一首诗赞美石涛的才华,而娄东派则是明朝初期的重要文人流派,与文氏家族有一定的渊源关系。
朝来复见宫相笔,令我展卷喜欲狂。
【注释】宫相指宫廷中的官员,这里指文征明的朋友王鏊,他也是明代著名画家。
君家绣谷中,旧有交翠堂,苏斋想在交翠旁。
【注释】绣谷是指美丽的山谷,交翠堂是王鏊家中的一座楼阁,位于交翠旁。苏斋是文徵明的书房名,也象征着他的文化修养和审美品味。
不知结搆几时改,但觉城西竹树转盼生辉光。
【注释】结搆指建筑的结构,城西竹树指的是苏州城的西面,竹树经过岁月的变迁显得更加生机勃勃。
一丘与一壑,一重复一掩。
【注释】丘壑在这里比喻自然景观,一丘与一壑表示山与山之间的相互映衬,形成了一种和谐的画面。
似浅而愈深,为奇岂关险。
【注释】这句话的意思是,虽然看似简单却越显深邃,这种奇妙的境界并不仅仅取决于险峻的自然景观。
兴酣挥洒如化工,岩峦出没初无穷。
【注释】这句话的意思是,文徵明在欣赏美景时如同大自然的工匠,他的绘画技艺高超,能够捕捉到岩石的形态变化,展现出无尽的美感。
能将万里势,移入园亭中。
【注释】万里势指的是广阔的自然景色,移入园亭中则意味着通过艺术手段将自然之美引入室内,让人们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
主人好事客不同,三径非复求羊踪。
【注释】主人好事指的是主人喜欢结交朋友,客人不同则意味着朋友们各有特色,不再追求相同的足迹。三径指的是《归去来辞》中的“三径就荒”之景,表示归隐生活的美好。
招邀笠屐作晤对,尚友直到眉山翁。
【注释】招邀笠屐作晤对是指邀请朋友们一同赏景交流,尚友直到眉山翁则表达了希望与朋友们一起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甚至达到像诸葛亮那样的智者水平。
翁之来兮万木风,岭海一气遥相通。
【注释】翁之来兮指的是某人来访,万木风表示树木茂盛的景象,岭海一气遥相通则意味着山水相连,两地的文化交流日益紧密。
当时买田阳羡归未遂,六百年后画像乃落江之东。
【注释】阳羡是指现在的宜兴市,历史上有许多文人墨客在此隐居创作,买田归未遂则暗示了文徵明未能如愿以偿地购买田地居住于此。
麓台麓台真老手,笔落神来洵非偶。
【注释】麓台是指苏州的狮子林,真老手表示这里的园林造景真是高手,笔落神来洵非偶则表明文徵明的绘画技艺非凡,并非偶然所得。
纪闻异日传中吴,绣谷名与苏斋俱,此图此像他家无。
【注释】纪闻指留下记述,异日传中吴则意味着这些美好的景致将被记载下来并在后世流传开来。绣谷名与苏斋俱表示苏州的刺绣工艺与文徵明的书房名都是不可复制的独特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