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恨不如遵渚雁,行列群群飞不断。
又恨不如同队鱼,朝朝在藻还依蒲。
可怜兄弟如相避,萍梗沉浮剧儿戏。
壮年作客晚筮仕,投老茫无归宿地。
偶然风雨一连床,僮仆旁观诧奇事。
平生怕读颍滨诗,中有伤心几行泪。
关中二刘今二苏,才名宦迹雨不孤。
有生聚散谁免得,看取对床听雨图。
长公秀骨仙之臞,次公白晰丰而腴。
题诗尚尔感憔悴,令我展卷增嗟吁。
关河南距四千里,正坐一官为累耳。
不见伯淮季江屡诏徵不起,肯以元纁易布被。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题刘若虚<夜雨对床图>》。

我们来看诗句:

  1. 题刘若千前辈夜雨对床图小照。
  • “刘若虚”是作者的朋友。
  • “夜雨对床图”是指一幅描绘夜晚两人共枕而眠的画面,象征着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
  1. 我恨不如遵渚雁,行列群群飞不断。
  • “遵渚雁”指的是大雁,它们在天空中排列成队飞行,象征着有序和谐。
  • 杜甫表达了他对自己无法像大雁那样有秩序、和谐地生活或工作的遗憾。
  1. 又恨不如同队鱼,朝朝在藻还依蒲。
  • “同队鱼”指的是鱼儿,它们在水中自由游动,不受束缚。
  • 杜甫表达了他对自由生活的渴望,希望能够像鱼儿一样无拘无束。
  1. 可怜兄弟如相避,萍梗沉浮剧儿戏。
  • “兄弟如相避”是指兄弟之间相互疏远,如同躲避一样。
  • “萍梗沉浮剧儿戏”意味着生活的漂泊不定,就像玩偶一样。
  1. 壮年作客晚筮仕,投老茫无归宿地。
  • “作客”指的是在外漂泊。
  • “筮仕”指的是参加科举考试,谋求官职。
  • “投老”表示年纪渐长。
  • 杜甫表达了他在年轻时四处漂泊,晚年却无家可归的悲哀。
  1. 偶然风雨一连床,僮仆旁观诧奇事。
  • “风雨一连床”描述了一种意外的情况,即在风雨交加的情况下,两人仍然睡在同一张床上。
  • “僮仆旁观诧奇事”表示周围的仆人对他们的行为感到惊讶。
  1. 平生怕读颍滨诗,中有伤心几行泪。
  • “颍滨诗”指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诗。
  • 杜甫害怕读这首诗,因为它充满了悲伤和泪水。
  1. 关中二刘今二苏,才名宦迹雨不孤。
  • “关中二刘”指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著名的文学家。
  • “才名宦迹雨不孤”表示他们的才华和仕途都不孤单,即使遭遇困难也不被世人所遗弃。
  1. 有生聚散谁免得,看取对床听雨图。
  • “聚散”指的是人生的聚散离合。
  • “看取”表示要看清楚。
  • “对床听雨图”意味着要看清楚这幅描绘着两人对床而眠的画面。
  1. 长公秀骨仙之臞,次公白晰丰而腴。
  • “长公”和“次公”都是对两位友人的尊称。
  • “秀骨仙之臞”形容他们的身材瘦长,宛如仙人。
  • “白晰丰而腴”形容他们皮肤白皙,身体丰满。
  1. 题诗尚尔感憔悴,令我展卷增嗟吁。
  • “题诗”指的是杜甫自己写的诗。
  • “感慨憔悴”表示杜甫因写诗而感到憔悴。
  • “令人展卷增嗟吁”意味着看到杜甫的诗,让人感叹惋惜。
  1. 关河南距四千里,正坐一官为累耳。
  • “关河”代指黄河以南的地区。
  • “四千里”表示距离很远。
  • “一官”指的是官职。
  • “为累耳”表示由于这个职务而带来了烦恼和压力。

我们来赏析这首作品:
这首诗是杜甫对一位朋友刘若虚夜雨对床图的赞美和怀念之作。杜甫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两人深厚的友情和彼此的关心。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感慨和对未来的展望。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杜甫诗歌中的佳作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