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孙在畿县,兄弟居京华。
计里五百馀,相望如褒斜。
一门尽旅食,老境终思家。
此时山中梅,苔枝应已花。
吾方作归梦,街鼓幸缓挝。
诗句释义
儿孙在畿县,兄弟居京华。 - 这里的“京师”指的是现在的北京市,而“德尹”可能是诗人的官职或别称。”畿县”通常是指北京周边的地区,而“兄弟居京华”则意味着这些兄弟都在首都生活。
计里五百馀,相望如褒斜。 - “计里”可能是指测量距离的方法(如丈量或测量),而“五百馀”表示大约有五百多里。这两句诗表达了兄弟之间虽然相隔遥远,但如同古代著名的褒水和斜水一样,他们之间的距离并没有阻隔他们的相互思念。
一门尽旅食,老境终思家。 - “一门”指的是整个家庭,包括所有的成员。”旅食”通常指在外为谋生而居住。这里强调全家人都在外地,生活简朴。最后一句表达了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越来越渴望回家,这种情感是普遍的,无论身处何方,对于家的思念都是不可避免的。
此时山中梅,苔枝应已花。 - “此时”指的是现在或当前的时间。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山中的梅花已经盛开,而家中的老树枝头也已经长出了新芽,似乎也预示着春天的到来。
吾方作归梦,街鼓幸缓挝。 - “作归梦”意味着正在梦想回到家乡的场景。“街鼓”可能是指北京地区特有的一种打击乐器——太平鼓,其声音在古代被用来报时或庆祝。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能够实现归乡之梦的期待。
译文
京师与德尹守岁用少陵飞腾暮景斜句为韵各赋古诗五首其五
儿孙在畿县,兄弟居京华。
计里五百馀,相望如褒斜。
一门尽旅食,老境终思家。
此时山中梅,苔枝应已花。
吾方作归梦,街鼓幸缓挝。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京城内外的景象和人物生活状态,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家人的思念以及对家乡的向往。诗人运用了大量的自然景物和人文元素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情感色彩和艺术韵味。同时,诗中的“少陵飞腾”等词汇也显示了诗人对杜甫诗歌的敬仰和模仿。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蕴含着深刻的生活哲理和人生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