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好游不知止,二十三年十万里。
鸦飞不到雁飞回,中有劳人双屐齿。
而今老矣合归田,又指茫茫兜率天。
妄想难酬成佛愿,把茅聊缚定僧禅。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当,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此题考核内容较多,包括作者介绍、诗句翻译、重要句子赏析等。重点还在于考生平时的积累。
“出都时属禹司宾之鼎作初白庵图取东坡身行万里半天下僧卧一庵初白”意思是:出京的时候,禹司宾制作的《初白庵图》,画的是苏轼行走万里的半山庵,僧人盘腿而坐。这两句交代了诗人游历四方的经历以及创作这幅作品的背景。
“平生好游不知止,二十三年十万里”意思是:我平生酷爱漫游,不知道有尽头,已经二十三年了,走了十万多里路。这句诗写出了苏轼一生好游的性格特点。
“鸦飞不到雁飞回,中有劳人双屐齿”意思是:乌鸦也飞不过去,鸿雁也飞回来,其中有勤劳的人,他们的双脚已经磨平了。这是写自己游历过程中辛苦劳累的情况。
“而今老矣合归田,又指茫茫兜率天”意思是:如今年纪大了应当回到田家去了,又指那渺茫无边的兜率天。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归隐田园的愿望。
“妄想难酬成佛愿,把茅聊缚定僧禅”意思是:妄想很难实现,成佛的心愿,姑且用一把茅草捆扎在身上作为僧人的禅意。这两句抒发了苏轼对佛学的执着。
【答案】
(1)译文:出京的时候,禹司宾制作的《初白庵图》,画的是苏轼行走万里的半山庵,僧人盘腿而坐。(2)平生好游不知止,二十三年十万里。(3)鸦飞不到雁飞回,中有劳人双屐齿。(4)而今老矣合归田,又指茫茫兜率天。(5)妄想难酬成佛愿,把茅聊缚定僧禅。
赏析:①此诗前四句写诗人出京都时的所见所闻;后四句写诗人晚年的生活情趣。
②此诗首联点明诗人游历四方的经历,并暗喻他为官生涯的坎坷不平。颔联写诗人游历四方的艰辛。颈联写诗人晚年生活的情景。尾联写诗人归隐田园的想法,同时也表现了他为官一生的无奈。
③全诗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将景物人格化,使读者能更加深切地体会到诗人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