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大河北,青草四野无。
淮岸初逢春,满园蓓蕾珠。
雨气入冰骨,烟光润苔肤。
池南有疏影,竹杖行更扶。
诗句释义及赏析:
- 我来大河北,青草四野无。
- 这句表达了诗人在大河北的所见所感。”来”意味着诗人的到来或到达,”北”指的是北方地区。“青草四野无”描绘了一片广阔的草地,没有其他的植物,强调了草原的辽阔和宁静。
- 关键词注释:北 - 方位词,指北方;青草 - 指绿色的草地;四野 - 四周的田野;无 - 没有其他植被。
- 赏析:诗人通过简单的叙述展现了自己来到北方草原的情景,传达了一种开阔、自由的情感。
- 淮岸初逢春,满园蓓蕾珠。
- 描述了春天初到,淮河岸边的景象。“初逢春”表明是春天刚刚开始的时候。“蓓蕾珠”形象地描绘了花朵初开时的样子,如同珍珠一样。
- 关键词注释:淮岸 - 指淮河岸边;春 - 春天;蓓蕾 - 未开的花蕾;珠 - 珍珠。
- 赏析:这两句诗通过对比手法,将春天的生机勃勃与淮河岸边的寂静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美丽。
- 雨气入冰骨,烟光润苔肤。
- 描述了雨水给大地带来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如何滋养植物。“雨气”指的是雨水的气息,“冰骨”形容雨后的寒冷感觉,“烟光”则是指烟雾般的光影,“润”表示滋润。
- 关键词注释:雨气 - 雨水的气息;冰骨 - 寒冷如冰;烟光 - 烟雾般的光影;润 - 滋润。
-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雨后自然景观的描绘,表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和和谐美。
- 池南有疏影,竹杖行更扶。
- 描述了在一个小池塘的南部看到稀疏的树影,并提到使用竹杖行走。“疏影”指的是稀疏的影子,暗示着光线透过树叶形成的斑驳景象,“竹杖行”则是手持竹杖行走的描述。
- 关键词注释:池南 - 池塘南部;疏影 - 稀疏的影子;竹杖 - 用竹子做的手杖;行 - 行走。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优美的环境,竹杖的支撑增添了一种轻松自在的感觉。
译文:
我来大河北,青草四野无。
淮岸初逢春,满园蓓蕾珠。
雨气入冰骨,烟光润苔肤。
池南有疏影,竹杖行更扶。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观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感受和对大自然之美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