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台虽无多,托致取澹漠。
尚书别业改,香火付兰若。
想当经营初,手自种花药。
不知几宾客,来此共酬酢。
前尘堕空虚,馀景就颓落。
向人如有诉,俯仰怜病鹤。

【注释】

偕荆州兄过一茎庵饮香林亭:和荆州哥哥一起经过香林亭喝美酒。

亭台虽无多,托致取澹漠:香林亭虽然不多,但有它自己的情趣和清静。

尚书别业改,香火付兰若:尚书的别墅改成了寺院,香烟缭绕在山林之间。

想当经营初,手自种花药:想到当初经营这个别墅时,亲手种植花草药材,为客人服务。

不知几宾客,来此共酬酢:不知道有多少宾客来到这里,大家一起饮酒谈笑。

前尘堕空虚,馀景就颓落:过去的尘世已经消失,剩下的景色也变得颓废。

向人如有诉,俯仰怜病鹤:如果有人向我倾诉衷肠,我会同情那只可怜的孤雁。

【赏析】

《题一茎堂》是明末著名诗人陈子龙的一首七言古诗。该诗以一茎堂为中心,通过对一茎堂的描绘,表现了自己对人生的看法及对友人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社会和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忧虑。全诗情感细腻,寓意深远,富有哲理性。

第一联“亭台虽无多,托致取澹漠”。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虽然亭台不多,但是通过布置得恰到好处,营造出一种淡泊宁静的气氛。这里强调了环境布置的重要性,以及对于营造氛围的用心。

第二联“尚书别业改,香火付兰若”。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原本是尚书的别墅,后来改造成了佛寺。这里通过对比,突出了佛教文化的影响力和人们对宗教信仰的重视。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风气的转变,以及对佛教文化的尊崇。

第三联“想当经营初,手自种花药”。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当初经营这个别墅时,亲手种植花草药材,为客人服务。这里体现了主人翁对事业的投入和热爱,也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第四联“不知几宾客,来此共酬酢”。这句诗的意思是说,不知道有多少宾客来到这里,大家一起饮酒谈笑。这一句表现了主人翁热情好客的性格特点,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交场合的热闹气氛。

第五联“前尘堕空虚,馀景就颓落”。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过去的尘世已经消失,剩下的景色也变得颓废。这里运用了比喻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社会变迁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担忧。

第六联“向人如有诉,俯仰怜病鹤”。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如果有人向我倾诉衷肠,我会同情那只可怜的孤雁。这一句既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心和同情,又表达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担忧。同时,也体现了诗人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崇高的精神境界。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性。通过对一茎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社会和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忧虑。同时,也展示了诗人高超的艺术修养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