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崙万里来,盛气日荡决。
严寒一揫敛,流汞变积铁。
下容蛇龙卧,上少蝼蚁穴。
风雨过轮蹄,䨓霆骇鱼鳖。
河神不敢侦,缩颈比虫蛰。
东风昨夜至,气候改栗烈。
忽开无底窦,砉与厚地裂。
将母银山崩,散作万堆雪。
小船晨唤渡,投间伺其缺。
虎齿齧两旁,羊肠回九折。
中流倘失势,过涉虑顶灭。
篙师皲瘃痕,手足互流血。
非无白日照,煦汝乍暖热。
造化故无私,宁为一夫悦。
客子衣裘单,长途计尤拙。
岁穷迫行役,既济转愁绝。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岑参在公元746年创作的《虢州后亭送李判官使赴长安》。全诗共八句话,每句都蕴含着深厚的意境和哲理。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翻译和赏析。
季冬朔日渡黄河(译文):冬季的最后一天渡黄河
昆崙万里来,盛气日荡决。(注释:昆仑山跨越万里而来,盛气凌厉,一泻千里)
严寒一揫敛,流汞变积铁。(注释:严寒凝结成冰,流下的汞变成了铁。汞是液态金属,在这里比喻河流中的水)
下容蛇龙卧,上少蝼蚁穴。(注释:河床下可以容纳蛇龙藏身,河面以上则很少有蝼蚁居住。这里描绘了黄河的广阔和壮观)
风雨过轮蹄,䨓霆骇鱼鳖。(注释:风吹雨打经过车轮,雷声轰鸣惊吓鱼鳖。这里描述了黄河的气势和威猛)
河神不敢侦,缩颈比虫蛰。(注释:河神也不敢出来查看,只敢蜷缩身体像虫子一样躲在洞中。这里暗示了黄河的威力之大)
东风昨夜至,气候改栗烈。(注释:东风昨晚到来,天气变得寒冷如刀割。这里的“栗烈”形容天气的冷)
忽开无底窦,砉与厚地裂。(注释:突然裂开一个没有底的洞穴,犹如大地被撕裂。这里的“砉”形容声音的清脆而有力)
将母银山崩,散作万堆雪。(注释:如同母亲的银山崩塌,化作无数雪花散落。这里用生动的形象描绘了黄河水的浩大)
小船晨唤渡,投间伺其缺。(注释:清晨小舟要渡河时,寻找水流较缓的地方。这里的“投间”指的是寻找合适的时机)
虎齿齧两旁,羊肠回九折。(注释:两岸有老虎的牙齿般锋利的石头,河道曲折迂回,如同羊肠小道。这里的“啮”、“回”形象地描绘了河床的特点)
中流倘失势,过涉虑顶灭。(注释:如果在河道中心失去控制,那么船只就会沉入水中。这里的“失势”和“顶灭”形象地描绘了河流的危险)
篙师皲瘃痕,手足互流血。(注释:船夫的手被冻裂出血,手和脚互相磨擦也流血。这里强调了行船的艰难)
非无白日照,煦汝乍暖热。(注释:虽然阳光普照,但是河水还是冰冷刺骨。这里的“煦汝”指阳光照射到水面上,让河水稍微温暖一些)
造化故无私,宁为一夫悦。(注释:大自然是公正无私的,它宁愿让一个人满意也不让整个民族满意。这里的“宁为一夫悦”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公正无私的赞美)
客子衣裘单,长途计尤拙。(注释:作为客人我穿的衣物简陋,行走在漫长的道路上更加感到艰难。这里的“尤拙”表示困难重重)
既济转愁绝。(注释:一年即将结束,被迫出行在外,到达目的地后反而感到极度的忧愁。这里的“转愁绝”表达了诗人对旅途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