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折柬相招呼,起听双鹊鸣庭隅。
知君与我不遐弃,古义郑重今人无。
肩舆西来二百里,疾足远致两仆夫。
款门大笑发狂喜,屐齿忽折行须扶。
余头渐添种种发,君颔竞长鬑鬑须。
别来三岁遽如许,尚不作达宁非迂。
勿嫌江城春已晚,百物生意咸昭苏。
梢头红药若有待,含语未吐真名姝。
烟花满前太狼籍,风雨赖汝能支吾。
有情相对且尽醉,只恐酒醒仍江湖。

程松皋得余所寄诗即夕自桐城命驾过皖次东坡喜刘景文至韵

偶然折柬相招呼,起听双鹊鸣庭隅。

知君与我不遐弃,古义郑重今人无。

肩舆西来二百里,疾足远致两仆夫。

款门大笑发狂喜,屐齿忽折行须扶。

余头渐添种种发,君颔竞长鬑鬑须。

别来三岁遽如许,尚不作达宁非迂。

勿嫌江城春已晚,百物生意咸昭苏。

梢头红药若有待,含语未吐真名姝。

烟花满前太狼籍,风雨赖汝能支吾。

有情相对且尽醉,只恐酒醒仍江湖。

【注释】:

程松皋:诗人的朋友,字子山,号东湖。

余所寄诗:我写给程松皋的诗。

即夕:晚上。

桐城:地名,今属安徽安庆。

命驾:指派人驾车去。

次:停留。

东坡:苏轼的号,这里指作者。

喜:高兴。

刘景文:程松皋的朋友。

古义:古人的规矩和道理。

郑重:庄重严肃。

今人:现代的人。

袖:衣袖。

两仆夫:两个仆人。

款门:指有人来叩门。

大笑:大声笑。

屐齿:木屐(一种鞋)的前端。

鬑鬑须:形容胡须茂密的样子。

作达:做大官,得志。

作迂:不达事理,迂腐。

江城:指江边的城市,即临安。

百物:一切事物。

生意:生机。

梢头:树梢上。

名姝:美女。

狼籍:杂乱的样子。

支吾:勉强支撑。

【赏析】:

此诗写于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年),诗人因遭谗被贬为监鄂州税时,在途中偶遇友人程松皋,于是写下了这首七言律诗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

首联“偶然折柬相招呼,起听双鹊鸣庭隅”两句,诗人用“偶然折柬”和“起听双鹊鸣”这两个细节描绘出一幅和谐的画面:偶然收到程松皋送来的书信,信中说:“起听双鹊鸣庭隅”,这是一句很富有情趣的话,它不仅写出了春天的生机,而且还暗指两人的关系亲密。诗人听到这句话后,不禁想起了自己与程松皋之间的友谊,心中不禁涌起了一股暖意。

颔联“知君与我不遐弃,古义郑重今人无”,这两句是对友情的赞美。诗人感慨道:你与我之间的友谊是不会因为时间和空间的距离而疏远的。古人讲究的是礼仪,而现在的人们却往往忽视了这些古老的美德。这种对比使诗人对友情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感悟。

颈联“肩舆西来二百里,疾足远致两仆夫”两句,诗人描述了自己与程松皋分别后的情景。他乘坐马车西行二百里,为了赶上程松皋,特意让两个仆人驾车同行。这一细节描写充分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心和重视,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激动和喜悦之情。

尾联“余头渐添种种发,君颔竟长鬑鬑须”两句,诗人用幽默的语言来形容自己在程松皋面前的变化。他说自己现在头上的头发越来越浓密了,而程松皋的下巴也长出了胡须。这样的比喻既形象又贴切,让人忍俊不禁。同时,这也表明了两人之间的友谊已经深入骨髓,彼此之间已经无法割舍。

这首诗以真挚的情感抒发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怀念。诗人通过对程松皋来信的解读、对两人离别情景的描绘以及对自己外貌变化的幽默描述,表达了自己对朋友深深的思念之情。整首诗语言流畅自然,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