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狎涛江,老怯风波恶。
兹游特改路,意取山行乐。
一笑我命穷,天公大戏剧。
朝来发古镇,苦雨若赴约。
肩舆烦两夫,蹉跌防失脚。
山山勃姑叫,泥滑石龈腭。
渐上九里冈,险如出剑阁。
我本村野姿,浪游因落魄。
无端役人力,揣分非所托。
稍待天放晴,前林候乾鹊。
劳生就徒步,庶免中心怍。

【注释】

九里冈:地名,在今四川彭山县西。

狎涛江:指大江。

兹游:这次出游。

山行乐:以山为伴而行,取其乐也。

天公:天帝。

发古镇:古时县治在镇上。

浪游:无目的地漫游。

村野姿:村野之貌。

揣分:揣度自己的地位与价值。

乾鹊:喜鹊。

劳生:劳苦的生涯。

【赏析】

此诗作于淳熙六年(1179)冬,作者任夔州通判,在成都府治(古称“发古镇”)附近游览时所作。

首联点明出游的地点和原因:“平生狎涛江,老怯风波恶。”诗人一生喜好江水,但年纪大了,畏惧波涛恶浪。

颔联写这次出游的目的和态度:“兹游特改路,意取山行乐。”此次出游特意改变路线,是因想从山中游玩而乐。

颈联写自己处境的艰难:“一笑我命穷,天公大戏剧。”自己的处境很穷困潦倒,如同戏剧般地变幻莫测,令人苦笑不已。

五、六句写出游时的天气:“朝来发古镇,苦雨若赴约。”“朝”字写出了天气的变化,早上就下起了大雨,好像约定了似的,又如戏剧中的情景。

七、八句描写旅途中的困难:“肩舆烦两夫,蹉跌防失足。”“两夫”指的是轿夫,因为要抬着行李,所以需要两个轿夫;“蹉跌”是指走路跌倒或失足。

接着两句写沿途的景色:“山山勃姑叫,泥滑石龈腭。”山间到处都有杜鹃鸟在啼叫,路上泥泞滑滑,使人踩在石头上感到疼痛,形容山路崎岖难行。

十至十四句写登临九里冈的感受和心情:“渐上九里冈,险如出剑阁。”“渐”字表明诗人逐渐登上了九里冈,“九里冈”是一处风景秀丽的地方,但山路险峻,就像出了“剑阁”(剑阁是蜀道上的著名险隘)。

十五到十九句写自己的内心感受:“我本村野姿,浪游因落魄。”“我”本来是乡村出身的人。这里用“村野”来比喻自己早年的贫贱出身,“浪游”则是指不务正业,随遇而安的放荡生活。“落魄”一词,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无奈和感慨。

二十句写自己现在的处境:“无端役人力,揣分非所托。”由于自己无力承担起这份工作,只能白白地去付出劳动而得不到应有的回报。“揣分”即揣摩自己的能力,认为这种工作不是自己应该做的。

最后两句抒发自己的情怀:“稍待天放晴,前林候乾鹊。”希望天能放晴,让自己有机会到树林中等待喜鹊的到来。“乾鹊”是古人认为吉祥的鸟,这里用来比喻好运即将来临。

整首诗通过对旅途所见所闻、所感所思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不平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渴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