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回两崖高,路尽一川狭。
春流不盈尺,野艇容恰恰。
正赖急雨来,须臾同放闸。
孤篷支两膝,兀坐如被压。
问路屡见绐,方言乱鹅鸭。
纡迟终到岸,我有安心法。
首路又登山,回头忆清霅。

从湖州至四安舟中大雨

山回两崖高,路尽一川狭。

春流不盈尺,野艇容恰恰。

正赖急雨来,须臾同放闸。

孤篷支两膝,兀坐如被压。

问路屡见绐,方言乱鹅鸭。

纡迟终到岸,我有安心法。

首路又登山,回头忆清霅。

注释

  1. 山回两崖高:形容山势陡峭,两边的山崖高耸入云。
  2. 路尽一川狭:形容道路狭窄,几乎到了尽头。
  3. 春流不盈尺:春天的河流水浅,不足一尺深。
  4. 野艇容恰恰:形容小船在河中游动时正好能够容纳。
  5. 正赖急雨来:正是因为有了急雨的到来,才得以继续行进。
  6. 须臾同放闸:很快,水流变得湍急,闸门被打开。
  7. 孤篷支两膝:坐在船上如同坐在两个膝盖上,形容船小人少。
  8. 兀坐如被压:长时间坐着感到压抑或不便。
  9. 问路屡见绐:多次询问路线却总是得到误导的信息。
  10. 方言乱鹅鸭:因为语言不通,导致与当地人的交流混乱。
  11. 纡迟终到岸:虽然行程曲折缓慢,但最终还是到达了岸边。
  12. 我有安心法:我找到了一种让自己心安的方法。
  13. 首路又登山:开始的一段路程后又开始爬坡上山。
  14. 回头忆清霅:回头望向远方,回忆起曾经的旅程和清澈的小溪(霅)。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在旅途中遭遇的困难:先是山路陡峭,接着是河流狭窄,然后是天气突变,最后是在语言不通的情况下艰难前行。尽管遇到种种困难,但作者最终通过自己的智慧找到了解决的办法,并因此感到安心。诗中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既有自然的景色,也有人的情感,反映了人在面对困难时的坚韧和勇气。同时,诗中的对比和转折也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艺术效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