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友赵十郎,索居廪延城。
河壖一小邑,长吏管送迎。
我思往相就,所畏泥中行。
乃知行路难,中有踯躅情。
【注释】
“我友赵十”句:《新唐书.列传.卷九十九.列传第九十九》:“(赵)嘏,字正卿。元和中,以太常博士举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累迁左拾遗、翰林学士,充史馆修撰。坐党于李德裕,贬为连州刺史卒。”此句是说,我有个朋友赵十郎,住在廪延城。
“河壖”句:在河岸边的小城邑。《汉书.地理志上》:“河南郡有鲒阳县,王莽之鲒阳也。县故属南阳郡,莽更名曰鲒阳,属南郡。”
“长吏”句:指县令。古代县令又称长吏,所以称长吏管送迎。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我思念去拜访他,但害怕行走泥泞的乡间小路。
“乃知”句:意思是说,我才知道我行走道路的艰难。
“踯躅”句:踟蹰不前,表示犹豫不决的意思。《后汉书.刘虞传》:“帝方自忧劳,而群臣犹多趑趄,莫肯即决,帝患苦之。”这里用其意,表示诗人对前途的担忧之情。
【赏析】
《和霜岩县斋秋雨八首》共有八首,这是其中的第五首。此诗写诗人因友人赵嘏被贬而感伤,并以此表达自己对仕途艰难的感慨和对前途的担忧之情。
每句七字。第一句点明题旨:“我友赵十郎。”诗人的朋友名叫赵十郎,他居住在一个叫做廪延城的县城里。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思念赵十郎的心情。第二句写诗人在廪延城附近的河边小城邑居住,并且与县令打交道。第三句写诗人思念去拜访朋友却害怕行走泥泞的乡间小路的无奈。第四句写诗人才意识到自己行走道路的艰难。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仕途艰难的感慨和对前途的担忧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