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身七尺红两颧,成佛要在灵运先。
两尘相隔一毫末,中被官事相纠缠。
岂知生来具慧业,即现宰官为说法。
一林紫竹是禅机,只在眼前谁见睫。
长身七尺红两颧,成佛要在灵运先。
两尘相隔一毫末,中被官事相纠缠。
岂知生来具慧业,即现宰官为说法。
一林紫竹是禅机,只在眼前谁见睫。
诗句释义:
- “长身七尺红两颧”:描述赵天羽给谏的身材高大,肤色偏红,两颊圆润。这一句通过色彩和体貌特征,勾勒出一个鲜明且具有个性的形象。
- “成佛要在灵运先”:暗示了赵天羽在修行或成就佛果的过程中,借鉴了晋代诗人谢灵运(385-433)的艺术成就或精神境界。这里可能含有一种文化和艺术上的继承与创新意味。
- “两尘相隔一毫末”:这里的“两尘”可能指的是人世间的纷扰和世俗之事,而“一毫末”则形容这些事务微小、微不足道。这句话表达了即使身处纷繁复杂的尘世之中,也要保持一颗纯净无邪的心。
- “中被官事相纠缠”:描绘出赵天羽给谏在公务或官场生活中,经常被各种繁琐的事务所困扰,难以抽身。这不仅反映了当时官场的复杂局面,也可能暗示了其内心的无奈与挣扎。
- “岂知生来具慧业”:表达对赵天羽给谏的一种赞赏,他生来便拥有深厚的智慧和悟性,这是通过修行获得的宝贵资产。
- “即现宰官为说法”:指出赵天羽给谏虽然是一位官员,但他更是一位实践者,用实际行动来传播佛法或教义,显示了他的智慧和慈悲。
- “一林紫竹是禅机”:以竹林作为隐喻,暗示赵天羽给谏的生活或工作环境充满了禅宗的意境和哲理。这可能表明他在处理政务之余,也注重内心的修养,追求精神上的解脱。
- “只在眼前谁见睫”:这句话可能是在强调,真正重要的事物往往不显眼,容易被忽视。赵天羽给谏的智慧和修为,正是那些看似微不足道但实则影响深远的事物。
赏析:
《题赵天羽给谏小照》这首诗不仅描述了一个人的形象,还深刻地反映了作者对于人生、修行和社会责任的理解和感悟。诗中通过细腻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展现了一个兼具才华与修养的人物形象。
诗中的“长身七尺红两颧”让人联想到一位英姿勃发的官员,而“成佛要在灵运先”则透露出他有着超越常人的文化素养和艺术鉴赏力,这种文化积淀为他后来的行为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资源。
诗中的“中被官事相纠缠”展示了官场生活的复杂性和现实压力,而“岂知生来具慧业”则表现了赵天羽给谏对内心世界的重视和对智慧的追求,这种对内外平衡的追求是许多古代文人共同的理想。
诗中的“一林紫竹是禅机”和“只在眼前谁见睫”,不仅揭示了赵天羽给谏对禅宗哲学的深刻理解,也暗示了他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清醒头脑和洞察世事的能力。这样的洞察力使他能够在繁杂的政务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体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智慧。
诗的整体氛围既庄重又平和,充满了对生活真谛的探索和对美好品质的追求。它不仅是对赵天羽给谏个人品格的高度赞扬,也是对所有读者的一种启示——在任何时代,保持内心的清净和平和,都能让我们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