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生客京华,气带秋山爽。
学诗兼学画,离俗寄幽赏。
识君尘坱中,十载一俯仰。
羡君烟霞姿,潇洒不殊曩。
虎头为写照,见者皆拊掌。
秋根走杂树,中有落叶响。
可无松亭亭,配汝玉朗朗。
劳生轮下坂,岁月成卤莽。
谁知静坐人,一日可当两。

【注释】

费:姓氏。葛陂:地名,位于今湖北麻城东。属题:题写。小影:画像。

气带秋山爽:指气势如秋日的山色那样清爽、清高。

学诗兼学画:指诗人兼擅诗、书、画等艺术。

识君:认识你。尘坱(lǎn)中:尘世之中。十载:十年。一俯仰:一次上下,比喻短暂的时间。

羡慕君潇洒不殊曩:羡慕你依然保持了当年潇洒的姿态。

虎头:指画家张僧繇(yòu)。为写照:为他写真。虎头笔法是先勾勒轮廓,后着色,形神俱备,栩栩如生。见者皆拊掌:观看的人无不击掌叫好。

秋根走杂树:秋天的树木在秋风中摇曳。杂树,多种树木。落叶响:树叶随风飘落的声音。

可无松亭亭:可以没有松树那样的挺拔俊秀吗?亭亭:高耸直立貌。

配汝玉朗朗:与你一样晶莹明亮。

劳生轮下坂:劳累一生却像车轮下坡那样艰难。劳生:勤劳一生。轮下坂:比喻人生道路艰辛曲折。

岁月成卤莽:岁月将人磨得粗野而粗糙。

谁静坐人一日可当两:谁能一天闲坐,与天地精神合一呢?静坐,指心无杂念而专心致志于内省。

【赏析】

《题小影》:这首诗作于公元654年(唐高宗麟德元年)作者任太子舍人时。当时作者在洛阳,友人吴少微在江都(今江苏扬州)有别墅。作者应约去游览,并写下此诗。

开头二句,说费子客居京都洛阳,气质清高,宛如秋风中的高山一样令人清爽;他学识渊博,擅长诗文和绘画,过着超然物外的生活,寄情山水,以抒发胸中的郁闷。这里用了“秋山爽”来喻人的气节品格。接着四句赞美吴少微的为人。说他虽然生活在纷扰的尘世之中,但能十年如一日地保持自己的高尚情操,不为世俗所动,始终保持着他的潇洒风度不变。最后六句,说吴少微的画艺非常出众,观赏他的画像的人都拍手叫好,称赞他技艺精妙绝伦。这两句是对前四句的回答,也是对吴少微人品的高度概括。

中间四句,是作者自赞之语。他说自己虽然也懂得一些书画艺术,但在学习过程中,总是先求形式,然后追求内容,所以不能和吴少微相提并论。接着用“羡君”二字点明吴少微的画艺精湛,使人们看了赞叹不已。“烟霞姿”,是指吴少微的画中所表现的神仙般的风姿。“潇洒不殊曩”,是赞叹其画技高超。“虎头”,指唐代著名画家张僧繇。他善画佛像,尤其善于画龙,传说他每绘一龙,先以粉墨略施其身,再以彩色点缀,然后用针刺之,使龙鳞尽出,故号为“绣龙”。后来因称书法为“点睛”,亦称“刺龙”。

以下四句,是作者对吴少微的赞美之词。他赞扬吴少微的画作,能使人一看之下,便感到一种高雅的情趣;同时认为吴少微的画,也能给人带来精神上的享受,使人忘却一切烦恼,从而与天地同化。最后两句,作者进一步指出吴少微的画艺已经登峰造极,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作者认为,一个人要想真正达到忘我的境界,必须像吴少微这样,才能做到一日之中有两日之长,才能真正实现与天地精神合一的境地。

全诗语言流畅,意境优美,富有哲理性,表达了作者对吴少微的赞赏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