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筑居如筑城,往往人家背山住。
连街接巷比通阛,虽有林峦无旷趣。
敞云楼东鸭脚木,乱叶成堆稍通路。
此中合着杜门人,一月出游凡几度。
我生夙嗜久拨弃,只有吟情剩如故。
颇闻人说丰圻胜,况有丹枫照秋暮。
鱼虾市远风不鯹,橘柚园深香作雾。
朝来折柬约溪友,预饰晨炊治游具。
住山复作游山人,此事宁防天亦妒。
初看叆叇云似墨,忽听淋浪雨如注。
客言万事难逆料,投足无端动关数。
岂知勇怯总由人,老懒逡巡坐自误。
忆当涉世气卤莽,浪走风尘饱霜露。
冲泥驴背不自惜,到此翻令限跬步。
天工作意不肯晴,明日披蓑杖藜去。

【注释】

枫叶:指枫树的叶子。丰圻:指丰山。雨:指秋雨,这里借指秋天的景色。筑居如筑城:形容建筑简陋,就像城墙一样坚固。往往人家背山住:常常是背靠着山居住。连街接巷比通阛:街道连在一起,小巷交错,如同集市一样热闹。虽有林峦无旷趣:虽然有许多树木和山峦,但没有什么开阔的风景。敞云楼东鸭脚木:在敞开的云楼上的东边,有一棵像鸭脚一样的大树。乱叶成堆稍通路:树叶落满了道路,稍微能通行了。此中合着杜门人:这里的人过着隐居的生活。一月出游凡几度:一个月里出行几次。我生夙嗜久拨弃,只有吟情剩如故:我一生就喜欢诗歌创作,现在却把它放下了,但只有诗歌创作的情怀还在。颇闻人说丰圻胜,况有丹枫照秋暮:听说丰山的风景很好,更何况秋天枫叶红艳照人。鱼虾市远风不鯹,橘柚园深香作雾:鱼虾的市场很远,风吹过来没有腥气;橘子、柚子的园子很深,香味弥漫如雾。朝来折柬约溪友,预饰晨炊治游具:早晨来一封信邀请朋友一起出游,提前准备好出游的工具。住山复作游山人,此事宁防天亦妒:既住在山上又去游玩,这事情怎么能够预防得了天气呢?叆叇:浓密的样子。忽听淋浪雨如注:忽然听到大雨倾盆而下。投足无端动关数:行走时无缘无故地被大雨淋湿。岂知勇怯总由人,老懒逡巡坐自误:哪里知道勇敢和胆怯都是由人的本性决定的,自己老了懒惰了,反而坐失良机。忆当涉世气卤莽,浪走风尘饱霜露:回想起过去在社会上闯荡的时候,总是轻率冒进,到处游荡,饱经了风霜雪雨。冲泥驴背不自惜,到此翻令限跬步:骑在驴背上冒着泥水前进,自己都不爱惜,到了这里反而让双脚无法移动。天工作意不肯晴,明日披蓑杖藜去:上天的意志不愿意天晴,我明天穿上蓑衣拿着拐杖出去。

【赏析】

这是一首纪游诗,写于作者任处州龙泉县主簿期间(公元794年前后)的初秋时节。作者以“杜门人”自居,闲居山村之中,心情恬淡,与大自然为伍。然而,诗人的心境并未因此变得宁静,相反,他的内心充满了矛盾和焦虑。一方面,他渴望享受大自然的美好风光;另一方面,他又担忧天气变幻不定,影响行程和游览计划。这首诗通过描写诗人在山村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首联点明主题,开篇便用“山中筑居如筑城”来形容诗人的居所。这种居所虽然简陋,但却像城墙一样坚固。接下来,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山村的风貌,既有背靠青山的人家,又有连街接巷的景象。这些描写不仅展现了山村的自然景观,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满足。

颔联转向描写诗人在山村中的日常生活。虽然山村的生活平淡无奇,但却有一种别样的乐趣。诗人在山中漫步时,常常会遇到各种奇特的景象,如落叶堆积成小山丘等。这些景象虽然平常,但却给诗人带来了无尽的惊喜和乐趣。

颈联则是对山村景色的具体描绘。诗人在山顶上眺望远方的景致,发现那里的枫叶红得像火一样。同时,诗人还发现了一种名为“鸭脚木”的树种,它的叶子形状独特,仿佛是一只鸭子的脚。这些描写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独特观察力,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细节的敏锐捕捉能力。

尾联则是对诗人内心世界的描述。诗人在山村中度过了一段平静的时光,但他心中依然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他想象着在丰收的季节里,人们会带着丰盛的食物和果实来到村里庆祝丰收。同时,他还幻想着在秋天的傍晚时分,可以欣赏到美丽的枫叶美景。这些描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追求,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珍惜。

整首诗通过描绘山村的景色和诗人的内心感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感受力,将山村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情感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呈现出一幅充满诗意的山水画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