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上大府,手不沾毫釐。
自馀了无事,止酒或赋诗。
官清民方宽,渐渐归流离。
厸来俗大变,迥绝非曩时。
朝廷方勤民,下问旁诹咨。
大府昨荐达,某官转高资。
分明驯雉歌,载在墨吏碑。
坐令惠爱政,平平觉无奇。
谁能持此情,流传向京师。
言罢叹息去,春风吹鬓丝。
我们需要理解诗句的内容以及每个词语的含义。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和分析:
- 交河道中闻人称河间县政绩之美辄述其语寄彭椒嵓明府
- “交河道中”指的是黄河的支流——交河渠,“闻人称河间县政绩之美”则是指听说有人称赞河北省河间县治理得当,政绩显著。
- “辄述其语”表示作者随即叙述了这些赞美的话。
- “寄彭椒嵓明府”中的“彭椒嵓”可能是一个地名或人名,而“明府”是古代对地方官的尊称。
- 明朝上大府,手不沾毫釐
- 这个部分描述了作者在接到河间县的赞誉之后,心情非常高兴,甚至忘记了自己的笔墨,即形容其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 自余了无事,止酒或赋诗
- 表达了作者在得到赞誉后,感到无事可做,便停止饮酒,转而吟咏诗歌以表达自己的喜悦。
- 官清民方宽,渐渐归流离
- 这句话反映了作者对于河间县官吏清廉、百姓宽裕的赞扬,同时提到随着时间的流逝,民众逐渐回归到原来的生活状态。
- 厸来俗大变,迥绝非曩时
- 这里提到了河间县过去与现在的巨大变化,暗示着当地风俗习惯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 朝廷方勤民,下问旁诹咨
- 表达了朝廷对百姓的关心,并主动询问民意,寻求咨询。
- 大府昨荐达,某官转高资
- 说明有官员因为河间县的政绩而被提拔,显示了官员选拔制度的公正性。
- 分明驯雉歌,载在墨吏碑
- “驯雉歌”可能指代河间县的某种特色文化或习俗,如唱歌跳舞等。“载在墨吏碑”则是指这种文化或习俗被刻写在官方的记录中。
- 坐令惠爱政,平平觉无奇
- 这句话表明河间县的官员能够实施仁政,使得民众感受到政府的关爱,并且没有显得过于夸张。
- 谁能持此情,流传向京师
- 作者在这里提出疑问,希望有人能理解并传播这种美好的政令,使其得以传承。
- 言罢叹息去,春风吹鬓丝
- 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离去时的感慨,春风吹动着他的鬓发,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综合以上分析,这首诗是一首颂扬河北河间县治理成效的佳作。通过描绘河间县官吏清廉、民生宽裕、社会风气好转等情景,诗人表达了对当地政府的赞赏以及对国家政策的认同。整首诗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对于和谐社会的向往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