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中时序兼,百六又重三。
客路流光感,京华节物谙。
尚书期不远,别墅兴尤耽。
忆昔春城外,陪游小筑南。
年年修禊事,往往盍朋簪。
土甑茶开箬,泥封酒拆坛。
羽觞佳客泛,蛮榼小童担。
苞爱丁香破,梢宜豆蔻含。
地衣红匝匝,石发翠毵毵。
筝擘斜行雁,丝清独茧蚕。
随方呈妙技,即事借深谈。
杂座门生列,巾车野老参。
几家同上冢,随意去停骖。
一院秋千女,干场蹴鞠男。
花游联竹轿,芳信簇筠篮。
候暖莺吭滑,烟浓蝶梦酣。
种桃寻紫陌,看杏入茅庵。
隔日频相约,先期或预探。
柳花登客馔,带草拂僧龛。
沙径晴熏转,澄波晓镜涵。
饧箫吹寂寂,粥鼓报韽韽。
到必移吟笈,归仍侧帽檐。
扑翻愁堕镫,豪健笑驱驔。
后辈忘形接,先生好士贪。
清狂真辱爱,疏略总无惭。
好会原难数,伤神忽不堪。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全诗如下:
愁中时序兼,百六又重三。
客路流光感,京华节物谙。
尚书期不远,别墅兴尤耽。
忆昔春城外,陪游小筑南。
年年修禊事,往往盍朋簪。
土甑茶开箬,泥封酒拆坛。
羽觞佳客泛,蛮榼小童担。
苞爱丁香破,梢宜豆蔻含。
地衣红匝匝,石发翠毵毵。
筝擘斜行雁,丝清独茧蚕。
随方呈妙技,即事借深谈。
杂座门生列,巾车野老参。
几家同上冢,随意去停骖。
一院秋千女,干场蹴鞠男。
花游联竹轿,芳信簇筠篮。
候暖莺吭滑,烟浓蝶梦酣。
种桃寻紫陌,看杏入茅庵。
隔日频相约,先期或预探。
柳花登客馔,带草拂僧龛。
沙径晴熏转,澄波晓镜涵。
饧箫吹寂寂,粥鼓报韽韽。
到必移吟笈,归仍侧帽檐。
扑翻愁堕镫,豪健笑驱驔。
后辈忘形接,先生好士贪。
清狂真辱爱,疏略总无惭。
好会原难数,伤神忽不堪。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赏析:
这首诗是王维在寒食节期间所作,通过描述自己在舟中的感受和回忆,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下是逐句的解读:
- “愁中时序兼,百六又重三。”:在这忧愁之中,同时感受到时序的变化,又逢清明时节,这是一年中最重的一天,也就是寒食节。这里的“愁”和“时序兼”表明诗人在节日期间所感受到的孤独和悲伤。
- “客路流光感,京华节物谙。”:旅途中的时间流逝让人感慨万分,京城中的节日气氛也让他感到熟悉。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旅行和节日氛围的深刻感受。
- “尚书期不远,别墅兴尤耽。”:不久之后就能见到尚书大人,而自己对别墅的兴致更加浓厚。这里反映了诗人对仕途和隐居生活的不同态度和追求。
- “忆昔春城外,陪游小筑南。”:回忆起去年春天在城外陪同游玩的情景,那是在小筑的南面。这句诗唤起了与朋友共度美好时光的回忆。
- “年年修禊事,往往盍朋簪。”:每年春天都要举办禊事活动,常常一起参加各种聚会。这里的“盍”通“合”,意为一同参加。
- “土甑茶开箬,泥封酒拆坛。”:用土制的茶瓮泡的茶,还有用泥封的酒坛子。这些细节描绘出一幅宁静的乡村景象。
- “羽觞佳客泛,蛮榼小童担。”:用精美的酒杯款待客人,还有小孩子们挑着酒坛子四处走动。这些描写展示了宴会上的热闹场面。
- “苞爱丁香破,梢宜豆蔻含。”:丁香花苞裂开,豆蔻梢头含苞待放。这两句以自然景物作为比喻,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柔情蜜意。
- “地衣红匝匝,石发翠毵毵。”:地面覆盖着红色的地毯,石头上布满了翠绿的色彩。这些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 “筝擘斜行雁,丝清独茧蚕。”:将筝弦拨动成斜行雁的形状,丝线清晰可见像是独茧蚕。这两句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来表达音乐和丝绸之美。
- “随方呈妙技,即事借深谈。”:根据不同的情境展现出高超的技艺;随时准备与他人深入交谈。这两句强调了诗人在艺术创作和人际交往中的灵活性和深度。
- “杂座门生列,巾车野老参。”:在各种场合都有学生陪伴,还有穿着布衣头戴斗笠的乡间老者。这两句展现了诗人社交圈的多样性和对不同身份人士的关注。
- “几家同上冢,随意去停骖。”:有几个家同在上山扫墓,可以随意停下来休息。这反映了诗人在节日活动中的自由随性。
-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人物活动的刻画,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在不同场合下的从容与优雅,以及对自然美的欣赏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