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祥岂必因旱潦,此事终须人力饶。
千金堤塞一蚁穴,百里水泄三虹桥。

查慎行《转应曲效乐天体秦邮舟中即目六首 其四》是一首描绘自然现象和人生哲理的诗,其中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考和对自然界的观察。以下将从诗句、译文、注释、赏析几个方面展开分析:

  1. 诗句释义
  • 灾祥岂必因旱潦,此事终须人力饶。:灾害的发生并不一定是由干旱或水涝造成的,最终还是需要人力来解决问题。这句话反映了作者认为自然灾害虽然难以避免,但人类有能力通过自身的努力去应对和减轻这些灾害的影响。
  • 千金堤塞一蚁穴,百里水泄三虹桥。:即使花费大量的金钱去堵塞一个蚁穴,也无法阻止河流的泄洪;而即使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只要持之以恒去做,也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1. 译文与注释
  • 译文:灾难的发生不一定因为旱涝,这件事最终还是需要依靠人力解决。就像用千金去堵住蚂蚁洞,却忽略了千里河堤上一个小小的漏洞,最终导致洪水泛滥。
  • 注释:这首诗通过比喻和象征手法,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重视人力的重要性的思考。
  1. 赏析
  • 寓意深远:诗人通过对比微小与巨大的事物,强调了即使是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只要坚持不懈,同样能够产生巨大的影响。这反映了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对待问题的正确方法。
  • 寓教于乐:诗中的语言简洁明了,既富有哲理又易于理解,使得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够获得人生的启示。
  • 情感表达:诗人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并没有直接批判现实或表达不满,而是通过描绘自然现象来引发读者的共鸣,这种情感上的共鸣更加增强了诗歌的影响力。
  1. 写作背景与作者简介
  • 写作背景:查慎行生活在清朝乾隆年间,这个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查慎行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创作此诗,可能是受到了当时社会风气和个人经历的影响。
  • 作者简介:查慎行(1650-1726),字悔余,号他山居士,浙江海宁人,清代著名文学家、诗人。他的诗歌作品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著称,被后人广泛传颂。

《转应曲效乐天体秦邮舟中即目六首 其四》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界现象的诗歌,更是一部蕴含着深刻哲理和人文关怀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以及中国古代文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