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馥残膏吐弃馀,免冠自哂不中书。
何来好句如香饵,十丈寒潭又出鱼。
【注释】
①椒园:即汉张衡的《西京赋》,其中描写了汉武帝时,长安城内建有椒房殿,后改为长门宫。
②自杭归:指张祜从杭州返回。杭州在今浙江杭州市,是当时的州治。
③用鱼韵:用“鱼”韵。这是唐代诗歌押韵的一种格式。
④再叠答之:又写两首诗来回复张祜。
【赏析】
这首诗作于公元845年(大中九年),当时,诗人刚刚从杭州调任江陵府从事,不久便因事罢官,于是写了这首七律来表达自己的心迹和志向。
前两句说,我回到长安以后,把以前写的诗词全部烧掉,只留下那些残存的余香。现在自己免冠自嘲,觉得这些诗句并不值得称道,没有什么价值。这两句是说,过去那些被我抛弃的诗词,如今看起来,都不值得一提;而我现在所作的诗词,虽然也还不算高明,但是比起过去的诗词就强多了。
后两句说,我忽然想到,以前我曾经写过许多好诗,就像那香气诱人的饵食一样,可是人们却很少欣赏,现在我忽然又写出一些好的诗词,像鱼儿跃出深潭那样,人们一定会赞赏的。
这首诗表面上是在说自己的诗文,实际上也是在说自己的思想。他既不愿做官,也不愿为官,所以认为以前的诗文都是弃置不用的,而现在的诗词却是新的创造,是值得人们赞赏的。这里,作者以鱼比喻自己的新诗,意思是说,自己的新诗就像鱼儿一样跳出了深潭,得到了人们的赏识。这种写法很新颖,也很巧妙。《全唐诗话》记载:张祜曾在洛阳遇到李白、杜甫、王维、岑参等诗人。有一次,他与李邕一起饮酒,李邕称赞他的一首诗:“公非人伦师表者乎!”张祜回答说:“吾诗如横草当路,妨车轮,岂效君高步月庭?”意思是说我的诗就像横在路中间的草丛一样碍事,怎么能比得上你呢?这里,“横草当路”就是用鱼来比喻自己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