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眼流移大可怜,怜渠所至遇凶年。
丝毫何补饥寒色,忍为看囊惜一钱。
【注释】
①流移:流离失所,到处流浪。可怜:值得同情。②凶年:灾荒之年。③惜一钱:吝惜钱财。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从金陵到丹阳的归途上所作。诗中抒发了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关怀。
首句写诗人所见所感,满眼都是流离失所、四处流浪的人,令人十分痛心。“怜”字写出了诗人对人民的同情,“大可怜”则强调了人民遭遇的不幸和灾难。
次句紧承首句而来,进一步描绘了人们所遭遇的灾荒之年的惨状。这里用了一个“所至遇凶年”的典故,意思是说这些人到处流浪,都是因为遇到了凶年。这个典故既增强了诗句的表现力,又使读者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人民的疾苦。
第三句是全诗的核心部分。它表达了诗人对于人们所遭受的饥寒之苦的担忧之情。这里用了一个“何补”的问句,意思是说这些粮食和钱财究竟能有多少用处呢?这既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有力揭露,又是对人民生活的深刻同情。
末句是全诗的总结。它表达了诗人对于人们的同情之情,他不忍心为了看囊中之钱而吝啬起来,不愿多花一分钱来帮助那些正在受冻挨饿的人们。这里的“忍”、“惜”两个词都表现出了诗人的慈悲之心。
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但情感深沉真挚。通过对人民疾苦的深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的深深同情和关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