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尽顽礓乱石堆,绣山一穴忽天开。
明知不是秦人洞,容得渔舟日往来。
桂江舟行口号十首其九:绣山岩
过尽顽礓乱石堆,绣山一穴忽天开。
明知不是秦人洞,容得渔舟日往来。
译文
穿过无尽乱石嶙峋的河岸,终于在绣山一处洞穴前,忽然豁然开朗。
知道这不是秦始皇的地宫,却依然能容纳渔舟自在往来。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乘坐小船在桂江上航行时所见的壮丽景色,展现了一种豁然开朗、心情愉悦的情感体验。
- 意象选择:诗中使用了“顽礓”、“乱石堆”等意象,形象描绘了船只行进过程中的艰难与不易,同时,通过“忽天开”一词表达了对前方景象的期待和惊喜。这种对比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使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变化。
- 情感表达:诗中的“忽开”不仅是对景物变化的形容,也隐喻着诗人内心的豁然开朗。这种从困境到希望的转变,体现了诗人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 象征意义:“容得渔舟日往来”暗示了桂江两岸的自然环境适宜航行,同时也暗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诗人通过这一描述,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生活的美好期许。
- 艺术手法:整首诗采用白描的手法,语言简练却意味深长。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 思想内涵:诗中没有直接表达作者的思想观点,但通过对自然景观的赞美,间接反映了诗人追求自由、和谐、美好的人生理想。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