幅巾藜杖去寻春,盛事一时欢四邻。
不独公颜如雪柏,亭旁竹树多精神。

【注释】

幅巾:幅,同“幅”,古时一种布帛的量词。这里指古代官员戴的头巾。藜杖:草茎做成的拐杖。亭旁:亭,旧式楼阁,多用木柱支撑,四面开窗,供游人休息观赏。竹树:这里指亭子周围的竹子和树木。

【赏析】

这首诗写王世贞离开虞山去寻春而作。王世贞在任大司农期间,曾为虞山水西诸峰绘过横卷。他离任后,又从政府中辞职回家,皇帝赐给他御书匾额,他即作诗以表谢意。现在他又要出外寻春,所以再次画了一幅《虞山图》。此诗就是王世贞给继者慎行的一封信,信中说“慎行继和恭赋七言绝句十二章”,因此这诗是一首七言绝句。

第一句:“幅巾藜杖去寻春”。王世贞头戴幅巾(这是古代的一种头巾),拄着藜杖,去寻春。幅巾是古代官员戴的一种头巾,形状像方巾,四周下垂成边,故称幅巾,这里指王世贞的头巾。“幅巾”二字下加“幅巾”,是说明他当时的身份。“藜杖”指用草茎做成的拐杖。“去”字表示动作,意思是去寻春。

第二句:“盛事一时欢四邻”。春天到来,万物复苏,是件大喜事情。王世贞到虞山来寻春,他的离去,使当地人民十分高兴,所以“盛事一时欢四邻”。“一时”是指当时而言,“四邻”泛指附近的居民。

第三句:“不独公颜如雪柏,亭旁竹树多精神。”这句诗的意思是:不仅王世贞的面容象雪一样白,而且亭旁的竹子、大树也显得生气勃勃的。“颜”字下加“颜”,是说明王世贞的面容。“如雪柏”是比喻王世贞的容颜洁白如同雪一般。“亭旁竹树多精神”,“亭”指亭台,“竹树”泛指周围的景物。这两句诗描写的是王世贞在虞山寻春时看到的景色,同时也表现了他与当地人民的友好关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