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月朦胧般若台,沈沈海岸蔽黄埃。
可怜我本无田者,足躎荒山乞雨来。
【注释】
- 入夏苦旱:夏季干旱。
- 乌龙井:地名,位于今浙江省温州市。
- 真如寺:古寺庙名,在今浙江省温州市。
- 黄埃:黄色的尘土。
- 可怜:可惜。
- 无田者:没有田地的人。
- 足躎:踏、踩的意思。
- 荒山乞雨来:形容自己像乞丐一样向山神祈求下雨。
【赏析】
首句“淡月朦胧般若台”,描写了一幅宁静而朦胧的景象,月光下,般若台显得有些朦胧,仿佛被夜色所笼罩。这一句诗通过对般若台的描绘,为后文的祈雨行为做了铺垫。
次句“沈沈海岸蔽黄埃”,进一步描绘了海边的景色。这里的“沉”字用得十分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海水波涛汹涌的景象,而“黄埃”则是指黄色的尘土,象征着干旱之严重。这句诗通过对比手法,将海边的景象与祈雨的行为进行了结合,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无奈和期待。
第三句“可怜我本无田者”,诗人以自述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处境。他原本就没有田地,生活贫困,只能依靠乞讨来维持生计。然而,在这样的困境中,他却依然坚持向山神祈求降雨,这不禁让人感到一丝辛酸和无奈。
尾句“足躎荒山乞雨来”,诗人以一种夸张的手法来形容自己向山神祈求降雨的过程。他仿佛是一个无依无靠的乞丐,在荒山之间徘徊,希望能找到山神为他解忧。这个结尾既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的艰辛境遇,也展示了他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依赖。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将诗人的内心世界与自然景观巧妙地结合起来,展现了一种独特的艺术美感。同时,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旱灾和农民的生存困境,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