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畴宜暖麦宜寒,宵旰忧勤亦少宽。
亲见江淮民乐业,清和天气好回銮。

【注释】

麦秋:指初夏时节,是小麦生长的旺盛时期。

宜暖麦宜寒:意思是说此时气候适宜,既不能太热也不能太凉,才能使小麦长得更好。

宵旰忧勤:形容日夜忧虑,非常辛苦。

江淮:泛指江淮地区,即今天的江苏、安徽一带。

乐业:安于自己的职业和工作。

清和天气:指天气晴朗和煦。

回銮:回到京城。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洋所作的《咏史·麦秋》,诗中通过描写麦子的生长状况以及农民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作者对农民生活的深切关注以及对国家安定繁荣的期望。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及赏析。

首句“桑畴宜暖麦宜寒”,描绘了麦子生长的最佳条件。这里,“桑畴”指的是农田,而“暖”和“寒”则分别表示气温适中和过于炎热或寒冷的情况,都是影响小麦生长的重要因素。因此,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在适当的温度下(既不过热也不过冷),麦子才能长得好。这是对自然规律的高度概括,体现了诗人对农业知识的深刻理解。

次句“宵旰忧勤亦少宽”,则是从人为因素方面来说明问题。这里的“宵旰”是指夜晚和白天的辛勤劳动,“忧勤”则意味着担忧和勤劳。诗人在这里表明,虽然人们为农作物付出了很多努力,但有时也会觉得疲惫不堪。然而,由于国家和社会的稳定,人民的负担并没有那么重,所以这种辛苦还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这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和社会现状的深刻认识,以及对人民生活状况的深切关怀。

第三句“亲见江淮民乐业”,进一步描述了农民的生活状态。这里的“江淮”指的是古代中国的江南地区,包括今天的江苏、安徽等地。诗人提到自己亲眼看到那里的农民们安于自己的职业和工作,生活得很安乐。这说明在国家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农民们的生活状况得到了很大改善,他们能够安心地从事农业生产,为国家的繁荣作出了贡献。

最后一句“清和天气好回銮”,则是对全诗的总结和升华。这里,“清和天气”指的是晴朗和煦的天气,“回銮”则是指回到京城。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他对国家未来的期许和祝福,希望国家能够继续保持这种稳定和发展,让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这首诗通过对麦子生长条件的描绘、人为因素的影响、农民生活状态的描述以及对未来国家的期许,展现了诗人对农业知识的理解、对国家和社会现状的思考以及对人民生活的关心。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深厚的爱国情怀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