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光水色尽沾恩,风月兼留雨露痕。
头白村翁传盛事,銮舆六度幸名园。
【注释】
奉谒侍读秦公:指诗人奉旨拜见。寄畅园:位于苏州,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别墅。秦公:指苏轼。五章:指《和寄畅园春望》,共五首诗。其三:指第三首诗。山光水色尽沾恩,风月兼留雨露痕。头白村翁传盛事,銮舆六度幸名园。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于元丰三年(1084年)三月十九日到苏州后所作。当时苏轼任苏州刺史,他来到苏州,就想到自己曾经在苏州当知州时,为当地老百姓做过许多好事,现在自己又来作官了,应该好好地报答他们,于是他就写下这首诗来表达他对老百姓的感激之情。
“山光水色尽沾恩”,意思是说:山上的景色、水中的风光都沐浴在皇帝的恩泽之中,这是说皇帝对百姓的恩泽像山光水色那样广大无垠,无所不在。这一句的意思是说:皇帝对百姓有如山之高大,水之清澈,恩泽无处不在。
“风月兼留雨露痕”中的“风月”是指自然景色,“雨露”则是指皇帝对百姓的关爱。这句的意思是说:自然的风和月,都留下了皇帝对百姓的关爱的痕迹。这一句的意思是说:皇帝对百姓的关心和爱护就像风和月一样无处不在。
“头白村翁传盛事”中的“头白”是指老人的白发,“村翁”则是指当地的老百姓。这句的意思是说:村里的老人都在谈论一件盛大的事情,这就是皇帝对百姓的关爱。这一句的意思是说:皇帝对百姓的关心就像村里的老人一样,大家都在谈论这件事。
“銮舆六度幸名园”中的“銮舆”是指皇帝的车驾,“名园”则是指有名的园林,这里的名园就是苏轼的寄畅园。这句的意思是说:皇帝多次来访问这座著名的园林。这一句的意思是说:皇帝对寄畅园的关注就像多次来访问一样。
整首诗的意思是说:皇帝对百姓的恩泽无处不在,他的关爱就像山和水的风光一样广阔无垠,也像风和月一样无处不在。而那些老人们也在谈论着一件盛大的事情,那就是皇帝对百姓的关爱。而皇帝对寄畅园的关注更是如同多次来访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