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兀离奇纵复横,峰稠嶂叠总无名。
千寻自拔云霄上,万古何曾草木生。
佛指佛螺青未了,石莲石笋画难成。
天教增损诗人眼,直觉昭州又胜英。

诗解

这首诗是杨诚斋(杨万里)的《英州山》,他以韶州山比雄州山,认为英州山又胜韶州。然而,在英德,诗人发现英州山也比不上他所见的平乐城南的群峰。诗人通过观察和想象,将英州山描绘为“突兀离奇”、“峰稠嶂叠”,但无法说出名字,只能感叹其美不胜收。接着,诗人描述了山峰的形状和特点,如“千寻自拔云霄上,万古何曾草木生”。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称“天教增损诗人眼”。

译文

突然奇特地高耸而纵横交错,山峰密集叠嶂总无名称;
千寻直插云霄,万年草木不生。
佛指佛螺青未了,石莲石笋画难成;
天意让增减诗人眼睛,直觉昭州又胜英。

注释

  • 突兀离奇:形容山峰奇特、高耸入云。
  • 峰稠嶂叠:形容山峰密集、重叠交错。
  • 千寻自拔云霄上:形容山峰之高,仿佛可以与云端相接。
  • 万古何曾草木生:表示山峰之古老,千年万载都没有植被生长。
  • 佛指佛螺青未了:形容山峰如同佛手形状,色彩翠绿。
  • 石莲石笋画难成:形容岩石上的莲花和笋状物难以用画来表现。
  • 天教增损诗人眼:天意让人的眼睛因自然之美而增色。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英州山的描绘,展现了其雄伟壮观、自然纯净的特点。诗人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法,形象地描绘出山峰的高耸、奇特、古老和翠绿,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山峰之美。同时,诗人还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以及对自然美的感慨和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