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苔一曲转东垣,废地俄成十亩园。
行处轩窗多入画,望中花柳却疑村。
南通海眼安池位,北引山光落酒樽。
直作吾庐吾亦爱,萍踪随水欲生根。
注释:
- 苍苔一曲转东垣:苍苔在小径上蜿蜒曲折地转向东边。
- 废地俄成十亩园:废弃的地方,不一会儿就建成了一座园林。
- 行处轩窗多入画:走在这个地方,轩窗的景色仿佛是一幅幅美丽的画卷。
- 望中花柳却疑村:从远处看,花柳似乎构成了一个小小的村庄。
- 南通海眼安池位:南面的海眼(古代城市中用于排水的井)被安置在了水池的位置。
- 北引山光落酒樽:北面引导着山光落在酒樽上。
- 直作吾庐吾亦爱:这地方就像我自己的住所一样,我很喜欢。
- 萍踪随水欲生根:像浮萍一样随水漂流,想要在这里扎根生长。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一次闲暇时与朋友一同游览新开辟的梅花村园林时创作的。诗中描绘了园中的美景,以及作者对这片土地的喜爱之情。
首句“苍苔一曲转东垣,废地俄成十亩园。”描述了园中的景致。苍苔在小径上蜿蜒曲折地向东延伸,废地不久便变成了一片十亩大的花园。
次句“行处轩窗多入画,望中花柳却疑村。”表现了园内的美丽景色。行走在园内,轩窗的景色宛如一幅幅美丽的画卷;远眺中,花柳仿佛构成了一个小村庄。
第三句“南通海眼安池位,北引山光落酒樽。”则进一步描绘了园内的地理环境。南面有海眼(古代城市中用于排水的井),北面引导着山光落在酒樽上。
最后两句“直作吾庐吾亦爱,萍踪随水欲生根。”表达了诗人对这个新园林的喜爱之情。这里比喻为我的住所,也表达了他愿意在这里扎根的愿望。
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新的园林之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个新环境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