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北村南绿满陂,溪山百里放船宜。
鸠鸣葚熟蚕三起,燕掠风梢麦两岐。
乍暖故知非雨候,薄游何必定花时。
两湖地主今谁在,每到徒增感旧诗。
偶过鸳湖
村北村南绿满陂,溪山百里放船宜。
鸠鸣葚熟蚕三起,燕掠风梢麦两岐。
乍暖故知非雨候,薄游何必定花时。
两湖地主今谁在,每到徒增感旧诗。
注释:
- 偶过鸳湖:偶尔经过鸳湖。鸳,水鸟名。
- 村北村南绿满陂:村北村南的池塘都长满了绿色的水草。陂,水池。
- 溪山百里放船宜:溪流和山水之间有很长的距离,放船游玩非常适宜。
- 鸠鸣葚熟蚕三起:鸠鸟在鸣叫,桑葚已经成熟了,蚕也三次开始吐丝。
- 燕掠风梢麦两岐:燕子掠过风中的树枝,麦子已经有两条分岔。
- 乍暖故知非雨候:忽然变暖了,因此知道这不是下雨的时候。乍,突然。故,所以。
- 薄游何必定花时:随便游玩,不一定非要在花开的时候。薄,随意。
- 两湖地主今谁在:现在的湖主是谁。两湖,指两处湖泊,这里特指作者的家乡。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偶然路过鸳鸯湖时所写,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首联描绘了鸳鸯湖的美丽景色,村北村南都是绿意盎然,溪流两岸都是百里之遥,非常适合放船游湖。颔联则通过观察鸟儿和农作物的生长,进一步描绘了鸳鸯湖的美景。颈联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天气变化的敏锐感觉,以及他对于游玩时间的随意安排。尾联则表达了他对当前湖主的怀念之情,以及对过去生活的感慨。整体而言,这首诗以鸳鸯湖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