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又将花柳又绵,山斋一榻故依然。
曾偕老友成三宿,却话前游过十年。
白发昏昏中酒味,青灯黯黯读书缘。
只忧海近沙颓岸,夜半潮声撼客眠。

重宿寒中书斋

桐又将花柳又绵,山斋一榻故依然。

曾偕老友成三宿,却话前游过十年。

白发昏昏中酒味,青灯黯黯读书缘。

只忧海近沙颓岸,夜半潮声撼客眠。

注释:

  1. 重宿寒中书斋:重新住进寒冷的书房。
  2. 桐又将花柳又绵:桐树叶子又绿了,花柳又长满了。
  3. 山斋一榻故依然:在山中的书房里,那张旧床依旧保留着。
  4. 曾偕老友成三宿:曾经和老朋友一起住了三天。
  5. 却话前游过十年:却又想起了十年前的游玩。
  6. 白发昏昏中酒味:头上已经斑白,但仍然喝着闷酒。
  7. 青灯黯黯读书缘:在昏暗的灯光下读书。
  8. 只忧海近沙颓岸:只担心海边的沙滩坍塌。
  9. 夜半潮声撼客眠:半夜里潮声响起,让人无法入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寒冷的书斋中度过的日子。首句“重宿寒中书斋”点明了诗人再次回到书房的情景,而第二句则表达了书房中的物品依然如旧,没有变化的感觉。第三句“曾偕老友成三宿”回忆了过去与朋友共度时光的经历,展现了深厚的友谊。然而,接下来两句“却话前游过十年”则透露出一种时空交错的感觉,仿佛回到了过去,同时也暗示了岁月的无情流逝。

接下来四句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书房中的日常生活。首句“白发昏昏中酒味”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头发已白,但依然保持着饮酒的习惯。次句“青灯黯黯读书缘”则表达了尽管环境昏暗,但为了读书,也只能忍受这种状况。这两句共同勾勒出一个孤独而又坚持学习的诗人形象。

最后两句“只忧海近沙颓岸,夜半潮声撼客眠”则是对诗人心情的一种抒发。这里表达了一种忧虑和不安,担心海边的沙滩坍塌,以及夜晚的潮声会打扰到自己的睡眠。这种担忧既反映了诗人对于现实的不满,也展示了他的内心世界充满了复杂情感。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寒冷书斋中的日常生活,表达了他面对现实、坚守理想的决心和情感。同时,诗中还融入了丰富的自然意象,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有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