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重三祓禊期,招寻也复逐群嬉。
地偏俗俭人多寿,岁美风和雨应时。
木芍药花开正好,野酴醾酒醉何辞。
竹林一阮真疏放,不豫吾流太好奇。
【注释】三月三日:农历二月十五。重阳节,又称“踏青节”,为每年春分后的第五个戊日,通常在公历四月四日前后。潘竹村:即潘大临,南宋诗人、书法家,与陆游同朝,有《兰亭集序》流传于世。周楚和:即周孚,南宋文学家,有《中吴纪闻》(已佚)。三老人:指作者的三个好友。德尹:即李德裕,唐武宗时期宰相,有《李文饶文集》。翁源侄:即翁应龙,南宋诗人。不至:未赴席。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春游的诗,描绘了春雨中的自然景色以及诗人与好友们欢聚一堂的快乐心情。
首句“又是重三祓禊期”表明今天是重阳节。重阳节是古代的一个传统节日,人们在这一天会举行各种活动,如登高、饮宴等。而这里的“祓禊期”则是指人们在这一天会沐浴更衣、祭祀神灵等,以祈求身体健康和平安。
次句“招寻也复逐群嬉”则是描述大家相聚的情景。这里的“招寻”指的是寻找朋友或参加聚会,而“嬉”则是游玩、娱乐的意思。诗人与好友们相聚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一起享受着大自然的美景,感受着春天的气息。
第三句“地偏俗俭人多寿”则是对当地风俗的描述。这里的“地偏”指的是地理位置偏僻的地方,而“俗俭”则是指当地的风俗简朴,不追求奢华。由于这个地区的人民生活简朴,所以他们的寿命相对较长。
第四句“岁美风和雨应时”则是对气候的描述。这里的“岁美”指的是年景美好,而“风和雨应时”则是说风调雨顺,适宜人们外出游玩。这说明这个地区不仅风景优美,而且气候条件也非常适合户外活动。
第五句“木芍药花开正好”则是对花的描述。这里提到的“木芍药”是一种常见的花卉,它象征着美丽和爱情。诗人通过这句诗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第六句“野酴醾酒醉何辞”则是对饮酒情景的描述。这里的“酴醾”是一种美丽的花朵,它与芍药一样都代表着美丽和浪漫。诗人与好友们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畅饮美酒,忘却烦恼,享受着快乐的时光。
最后一句“竹林一阮真疏放,不豫吾流太好奇”则是对诗人自身的评价。这里的“竹林一阮”指的是历史上的一位贤人——阮籍,他性格疏放,不受世俗礼教束缚。而“吾流”则是指自己所处的时代,即宋代文人群体。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独特个性的赞美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宴会场景以及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宁静美好的画面,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友情之乐以及个性独立的珍视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