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虞晚节相从少,岂料归期不约同。
架有图书延客座,堂无丝竹变乡风。
桑榆剩饱温暾味,梨枣粗收长养功。
校胜苏家好兄弟,对床来作白头翁。
【注释】
长虞:指李长虞,字子寿。少时与杨万里、陆游等人结为诗社。
架有图书延客座:架上摆满了经书。
桑榆:日落时分的桑树和榆树。
梨枣:泛指果实。
苏家好兄弟:指苏轼、苏辙兄弟。苏轼(1037-1101),字子瞻,四川眉山人。
对床:共枕而卧,形容朋友之间亲密无间。
【赏析】
此诗是作者在李长虞知德府任期满归后所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祝贺之情。
首句“阅邸报北直学使交替有人知”,写得知李长虞离京赴任的消息,他已知道李长虞将出任北直隶学使的消息,这是对他仕途的肯定。
“长虞晚节相从少,岂料归期不约同。”写两人相识时间不长,但感情深厚,没想到他的离京之期已定,不能如愿以偿。这两句是说,自己与李长虞虽然相识不多,但感情深厚,没想到他的离京之期已定,不能如愿以偿。诗人用一个“不”字,表现了他失望的心情。
颔联“架有图书延客座,堂无丝竹变乡风”。上句写友人李长虞的居处,下句写友人离开后的家乡风俗。书架上摆满了经书,可以邀请客人来坐谈;家乡没有音乐乐器的声音,已经改变了原来的风貌。这两句是对李长虞的赞扬。诗人用两个“有”、“无”、“变”字,突出了李长虞的高尚品格和良好的家风。
颈联“桑榆剩饱温暾味,梨枣粗收长养功”,写李长虞年老体衰,但仍然保持着健康的体魄,还能像以前一样吃得很好,还能继续努力工作,为国家效力。
尾联“校胜苏家好兄弟,对床来作白头翁”,写自己与友人之间的友谊。诗人说,你比苏家兄弟还好,我们以后还可以一起喝酒,共度晚年。这两句是对李长虞的祝愿。诗人用两个“校”、“对床”字,表达了对友人深厚的感情。
这首诗语言朴实、真挚。诗人通过描写李长虞的生活和性格特点,表达了对友人的赞美之情,也抒发了自己思念友人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