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生一堕想缘深,阳鸟双栖只在阴。
遗种也怜同羽族,托胎谁信有仙禽。
云霄已具初生质,浑沌犹全未凿心。
他日长鸣听子和,勿将雀鷇比淳音。

【注释】

  1. 鹤卵次院长原韵:次长是唐代诗人郑次长,他以“鹤卵”为题写了一首五律。原韵即这首诗的韵脚,原韵属于“下平十二侵”。
  2. 四生一堕想缘深:佛教认为世界是由四象(金、木、水、火)和四大元素(土、水、火、风)组成。四生就是这四种物质的结合,而人则是由这四种元素结合而成的生物。堕是指人的生死轮回,想缘深指的是对生死的感慨。
  3. 阳鸟双栖只在阴:阳鸟指太阳,阴鸟指月亮。在古代文学中,月亮常常被比作女性。双栖是指成双成对地栖息,只是在这里表示阴阳两性的结合。阴指的是阴气,这里指代的是月亮。
  4. 遗种也怜同羽族:遗种是指遗留下来的种子,同羽族指的是与鸟类同类。
  5. 托胎谁信有仙禽:托胎是比喻人出生的过程,有仙禽是指有仙气、有灵气的鸟。
  6. 云霄已具初生质:云霄即天空,初生质是婴儿最初的体质。
  7. 浑沌犹全未凿心:浑沌是混沌的意思,未凿心指的是没有开窍。
  8. 他日长鸣听子和:他日在天上长鸣时可以聆听你的回答或回应。子和是指你,这里的你指的是诗中的作者。
  9. 勿将雀鷇比淳音:勿将是不要的意思。雀鷇是一种小动物,比淳音指的是用它来比喻你的声音或音乐。
    【赏析】
    这首诗是郑次长的一首七言律诗,主题是对生命和死亡的思考以及对宇宙和自然的探索。
    诗的前两句表达了对生死轮回的感慨和对自然规律的理解。后两句则描绘了生命的诞生过程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整首诗充满了哲理和诗意,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启示。
    在这首诗中,郑次长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述,展现了他对生命和宇宙的独特见解。他认为生命是由四象和四大元素结合而成的生物,而死亡则是生命的轮回和循环。这种观点不仅反映了他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也体现了他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
    诗中的意象丰富多样,如阳鸟和阴鸟、遗种和同羽族等,都富有象征意义。这些意象不仅增加了诗歌的美感,也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思想和深邃的内涵,展示了郑次长对生命和宇宙的独特理解。它不仅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也是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哲学著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