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木阴中夏日长,小楼西面吸湖光。
帘栊昨夜犹春雨,花事今年偶故乡。
佳节重逢知几度,白头一笑抵千场。
朱樱紫笋家园味,容易山厨得饱尝。

立夏日吴山寓楼偕竹垞朱先生及郑息庐马衎斋素村家德尹为樱笋之会竹垞有诗和答一首

夏木阴中夏日长,小楼西面吸湖光。

帘栊昨夜犹春雨,花事今年偶故乡。

佳节重逢知几度,白头一笑抵千场。

朱樱紫笋家园味,容易山厨得饱尝。

注释:

  1. 立夏日: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此时气温逐渐升高。
  2. 吴山:指苏州的吴门地区,以山水风景著称。
  3. 寓楼:即寄居在别人的住宅内。
  4. 竹垞:指朱彝尊(字子相),他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文学家、历史学家。
  5. 朱先生:这里指朱彝尊。
  6. 郑息庐:指郑燮(字克柔),他是清朝中期著名的诗人、画家。
  7. 马衎斋:指马如飞,清朝中期著名的诗人、画家。
  8. 素村家:指素心村的人家。素心村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
  9. 德尹:指陈宏谋,他是清朝中期著名的学者、政治家。
  10. 樱笋:指樱桃树和竹子。
  11. 竹垞有诗和答一首:指朱彝尊写了一首诗来回应郑燮等人的邀请。
    翻译:
    夏天树木茂盛,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天气很长,我在西面的一个小楼眺望着湖面。昨晚的窗纱还留有春雨的痕迹,今年的花事就像回到了故乡一样。在这个美好的节日里我们又见面了,知道这又能有几回,而我们之间的笑声能抵消掉许多次的笑容。樱桃和竹子都是家乡的味道,在山里的厨房里很容易就能吃到这些美味的食物。
    赏析:
    这首诗是朱彝尊在吴门地区的寓楼中与郑燮、马如飞、陈宏谋以及素心村的家人们一起庆祝立夏节时的所作。诗中描绘了夏日的美景和人们的欢乐之情。朱彝尊用“立夏日”这一节气来表达对夏天的喜爱。他在诗中写道:“夏木阴中夏日长”,意思是夏天的树木在阴凉中显得格外漫长。接着他写到“小楼西面吸湖光”,形容自己的住所靠近湖畔,能够享受到美丽的湖光山色。
    诗的后部分,朱彝尊表达了与朋友们重逢的喜悦和欢笑之情。他用“佳节重逢知几度”来表达与朋友重逢的次数不多,因此更显珍贵。最后两句“白头一笑抵千场”,则表达了与朋友们相聚时的快乐和满足感,认为与朋友的笑声能抵消掉许多次的悲伤和痛苦。
    这首诗语言流畅,情感真挚,通过描绘夏日的景色和朋友们的欢聚来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诗中所描绘的夏日景象也生动形象地展现了苏州吴门地区的自然风光和人文环境,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美丽的夏日画卷之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