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浮翠积气氤氲,晓色俄从霁色分。
马首已迎初上日,雕翎犹带未归云。
峰皆似染供屏幛,树不论年绝斧斤。
曾记上番随跸候,滦河新涨隔山闻。
【注释】
发:起,指开始黄甲营:指金朝的军营。
青浮翠积:形容山色。
氤氲:形容云雾弥漫。
雕翎犹带未归云:意思是战鹰的羽毛上还沾满了未散的云雾。
峰皆似染供屏幛:意思是群山好像都染了颜色。
绝:断、尽。
滦河:今河北省滦县北的一条河流。
【赏析】
此诗是描写金军在北方的一次行军。
第一层(首联)。“发黄甲营喜晴”,这是说金军在出发时天气晴朗。“发”是“起”的意思。“黄甲营”是金军的一个营地。“喜晴”二字表明金军对这次行动的胜利充满了信心。“发”、“喜”这两个字在这里有强烈的感情色彩,表达了作者对这次军事行动的积极评价。同时,“喜”字也暗示了金军即将取得更大的胜利。
第二层(颔联)。“青浮翠积气氤氲”一句,是描绘金军出征的壮景。这里的“气氤氲”是指天空中弥漫着的云雾。“青浮翠积”则形容山的颜色,仿佛是青色和绿色的积聚。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金军出征的情景,也表达了作者对金军的赞美之情。
第三层(颈联)。“马首已迎初上日”和“雕翎犹带未归云”分别描述了金军行进的速度和战鹰飞翔的姿态。“马首已迎初上日”这句话意味着金军已经在路上走了很长时间了,而太阳也已经升起来了。“雕翎犹带未归云”则是说战鹰的羽毛上还沾满了未散的云雾,说明金军正在快速前进。这两联诗通过描绘金军的行军速度和战鹰的姿态,进一步突出了金军的威武之师的形象。
第四层(尾联)。“峰皆似染供屏幛,树不论年绝斧斤。”这两句诗是描述金军经过的地方的自然风景。这里的“峰皆似染”指的是群山的颜色好像都被染上了颜色,“供屏幛”则形容群山好像屏风一样美丽。“树不论年绝斧斤”则意味着那些树木都没有被砍伐过,保留了原始的美丽。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金军经过的地方的自然风光,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赞美之情。
【译文】
早晨起来天晴,阳光明媚,我高兴地迎接这美好的一天。
清晨,天空中的云雾渐渐消散,天空变得更加明朗。
我们的骑兵已经开始向前行进,太阳已经在东方升起,光芒四射。
我们的队伍像箭一般迅速地前进,战鹰的羽毛上还沾满了未散的云雾。
经过的地方山峦起伏,宛如一幅美丽的屏风,让人心旷神怡。
树林中没有受到砍伐的痕迹,保留了原始的美丽,让人感叹大自然的力量。
曾经在金朝的营地里跟随皇帝出行,听到滦河水上涨的声音,心中涌起一种莫名的情感,仿佛回到了过去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