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著宫袍拜禁林,碧梧翠柳望成阴。
可知圣主裁培意,即是天工长养心。
千顷池边看鼓鬣,万年枝畔听鸣禽。
从来日月无私照,一物含光感自深。

【注释】

初著宫袍拜禁林:开始穿皇帝赐给的朝服,去参加朝廷举行的典礼。

碧梧翠柳望成阴:碧绿的梧桐郁郁葱葱,青翠的柳条垂下,好像为御道遮荫。

可知圣主裁培意:知道这是皇帝有意为之,精心培养而成。

即是天工长养心:这是上天的巧妙安排,精心培育而成。

千顷池边看鼓鬣:在广阔的池塘边观看那些雄鹰张开翅膀。

万年枝畔听鸣禽:在万载树旁聆听鸟鸣之声。

向来日月无私照:自古以来日月都是公正无私地普照万物。

一物含光感自深:万物都蕴含了光明,所以能够深深感动。

【赏析】

《初著宫袍拜禁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这首诗写于唐宪宗元和十年(815),时年白居易任左拾遗、翰林学士。宪宗即位后,曾下诏求直言,白居易上疏极言谏阻,因此得罪被贬江州司马,此诗即作于赴任途中。

全诗四句,每一句都包含一个关键词语,而且这些词语又分别与“碧梧”“翠柳”“鼓鬣”“鸣禽”等意象有关:

第一句的“宫袍”是第二句的“碧梧翠柳”,第三、四句的“裁培”“长养”是第五、六句的“鼓鬣”“鸣禽”。

“碧梧翠柳望成阴”,是说“碧梧”和“翠柳”茂盛成荫,暗指自己入朝为官后,受到皇上的信任。

“知”是“可知”。“裁培”是“圣主裁培”。“意”就是“意旨”。“天工长养心”,是说“天意”在“长养”着人,这里也含有一种感激之情。

“千顷池”是“千顷池边”,“鼓鬣”指“千顷池边看鼓鬣”,是说“鼓鬣”是在“千顷池边”进行的,而“听鸣禽”则是“万年枝畔听鸣禽”的倒装,也就是“在万年枝畔聆听鸣禽之歌”。

“从来”是“向来”。“日月无私照”是“日月无私照”,是说“太阳”和“月亮”是公平公正的,它们没有偏袒任何一方,而是公正地照着万物。

最后一句是说万物都蕴含了光明,所以能够深深感动。

这首诗语言朴实平易,却有一种深沉的韵味。它表现了一种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公正无私的赞美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